【纪检人•手记】群众工作“图省事”必会让自己“摊上事”

来源:澜沧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12/16 17:23:00

“两名健在的老人,高龄津贴停发数月……”当主任简要介绍完该问题线索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又是一个侵害群众利益的案子。”

今年5月,在十三届澜沧县委第一轮巡察启动后,当巡察组进驻文东乡巡察时,发现多依树村、邦佑村有两名健在的老人高龄津贴已经停发数月。通过核实,巡察组将该问题线索移送至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随后分流到我们室办理。

接到该问题线索后,我们第一时间召开室务会分析研判,认为该问题线索有可查性,次日,主任便带上我到文东乡多依树村和邦佑村走访核实。

“今天找你谈话,是因为你们多依树村东佤组魏某的高龄津贴停发了21个月,说说吧,是怎么回事?”

来到多依树村,我们第一时间把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兼村民政协理员魏某某找来谈话,当他坐下后,主任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之前从小组长那里了解到,东佤村民小组有一个叫魏某的人已经死亡,我就想当然地以为是高龄津贴补助花名册上的这个魏某,便把他备注为‘已死亡’后报到乡民政办,导致在系统中魏某被标注为死亡,高龄津贴被停发。”

魏某某低下头,很小声地继续说,“我没想到这个小组有两个同名同姓的魏姓村民,也没有实地到农户家核实,出现这个问题确实怪我,是我工作不实。”

面对我们,魏某某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事情缘由,并表示是自己工作不严不实,没有认真履行村民政协理员的职责才导致老人的高龄津贴停发。

核实清楚了多依树村的问题线索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邦佑村。

“今天找你谈话,是因为你们邦佑村甘河村民小组赵某某的高龄津贴停发了22个月,说说吧,怎么回事?”

同样的开场白,主任一脸严肃地看着邦佑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村民政协理员张某某。

“我只是叫挂钩甘河村民小组的村干部在高龄津贴补助花名册中把死亡人员勾出来,就把花名册报到乡上,没有实地去核实过,导致健在的赵某某在系统中被标注为死亡,高龄津贴被停发……”

张某某也如实交代了是由于自己工作作风飘浮而导致老人的高龄津贴停发。

高龄津贴是党和国家为推动老年人福利由救助型向普惠型发展的惠民政策,是让高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增强高龄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村干部作为惠民政策直达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

这起案件虽不复杂,但两名村干部却因自己在工作中图“省事”而“意外”将健在的高龄老人上报成“死亡”,是“小微权力”任性的表现,这样的“微腐败”不仅让群众利益受损,也挥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破坏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严肃追责。

最终,魏某某、张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两名老人被停发的高龄津贴已全部补发到位。(刘思俊  || 责任编辑 廖翌含)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