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从一名交通警察转岗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相继在纪检监察室、信访室工作。今年,我再次转岗,成为一名巡察干部,不同的岗位让我体会到,每个岗位职责不同,岗“味”不一,但责任和所要秉持的精神是相通的。
“巡察工作旨在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履行思茅区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职责的第一天,巡察办主任便语重心长地和我进行了谈话。
同时,已是“老巡察”的副组长与我分享道:“做好巡察工作的前提是责任感要强、心要细。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要实事求是!”
虽已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了9个年头,但我依然用初学者的心态认真琢磨大家说的话。我知道,无论身处何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都是不变的道理。果然,实践出真知,经历过两轮巡察体验后,我初步品尝出了这个岗位的岗“味”。
尝到的第一“味”,是政治巡察的“辣味”要重。作为巡察组长,我对巡察过程中的一切事务负总责。这就倒逼我既要“辣”透本身,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练就过硬政治本领和业务能力,同时,对巡察组成员也要“辣”到位,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客观精准。对被巡察党组织要“辣”得醒,必须从认识、态度、行动上认真到位,监督问题整改要“辣”到底,必须盯着被巡察党组织认真严肃及时整改彻底。让每一轮巡察都不虚此行、利剑彰显。
尝到的第二“味”,是感受群众的“心酸”要深。“说好的让我来打扫寨子卫生,给点补助解决点困难,结果一分钱也没有拿到。”“2020年,因村干部疏忽未上报,致使受风灾农户没有领到应有补助。”
……
两轮巡察中,我们共对3个村26个小组300余户农户及个体经营者进行走访,广泛听取群众的辛酸,共收集反映民生问题60余件,视情况及时反馈整改和移交处置,做到枝叶关情,筑牢群众对党的绝对信任和支持。
尝到的第三“味”,是留给老百姓的“甜度”要浓。“巡察组才来一天路就通了,自种的瓜果蔬菜可以运到市场售卖了,我们心里那个甜啊!”巡察云仙乡大箐村时,村民们感激道。
进驻前几个月,大箐村通往城区最近的道路因邻村其他纠纷,被人用推土机封堵,这无异于让地处偏远的6个小组雪上加霜。巡察组在获知情况后及时协调处置,与乡镇现场协调后及时保通。我们立足职能职责,以查找问题为出发点,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所需,带情解困,及时把本应属于群众的“甜”送回他们的心扉,让老百姓有满满的幸福感。
两轮巡察后,我们共向2个区直部门、3个村的党组织反馈问题137个,移交区纪委监委问题线索9条,移交有关部门处置问题2件。
回望近20年的多岗位经历和收获,我发觉,只要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就能咀嚼出价值不菲的岗“味”,一生回味无穷。(刘思宏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