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这一路走来我看每个牛圈都安装上了监控摄像头,是村民自己安装的吗?”在西盟县中课镇班箐村六组走访的时候,我注意到牛圈里的一个个小探头。
“这是我们的养殖户为了方便随时随地监测牛圈动态,统一安装的,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状况,既提高了肉牛养殖的便捷性,也让妈妈和小牛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班箐村六组组长李波回答。
据组长介绍,去年,班箐六组使用村组集体资金购入优质西门塔尔怀孕母牛53头,由15户农户向集体承包。同时,村里还用集体资金为养殖户新盖了标准化牛圈并安装监控摄像头。养殖户们在盖起牛圈拉回母牛后,对于养好肉牛更加上心了。
“安上监控之后,我们养牛安心多了。上个月夜里十点多,我在监控里面看着牛圈里的牛要生了,赶快通知组长我们赶过去,看着牛顺利生产才放心。”养殖户扎某也在一旁接上了话。
“那你们是怎么想到用集体资金为农户安装监控探头的呢?”
城市里安装摄像头是常事,但在这样偏远的村组居然为牛棚安起了监控摄像头,这可很少见,我忍不住又问道。
“当时,班箐村六组村民因高速公路占地拆迁收到的补偿款全部化为村民小组集体资金,面对大额集体资金,如何使用和管理好这笔钱,也成了村组干部面临的新考验。”村党总支书记岩将介绍。
拿到拆迁补偿款初期,班箐村村组干部一致认为,应该妥善使用资金,让村民们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产业,为村组发展提供优质内生动力。
最终,经过村民小组集体会议决定,由村集体统一把资金拿来购买能繁母牛,积极发展肉牛产业,改变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引导群众走上科学发展、科学致富的道路。
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之后,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待生产母牛动态不清、底数不明、管理混乱,大家就想到在每户牛圈安装摄像头。
“没安监控前,怕母牛难产、牛犊走失,损害集体资产,我每天要去查看无数次,总是放心不下。而现在,无论在地里干活、还是外出办事,我们都能随时监控到牛圈里的情况,养牛更加省心。”组长李波感慨。
在牛圈安装监控摄像头是中课镇班箐村创新肉牛养殖的举措,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监控摄像头让养殖户能够随时看护“牛妈妈”情况,确保肉牛产业稳步发展。
谈起未来的发展,村党总支书记岩将充满信心:“借助数字乡村建设,我们的村子会更美、产业更强、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足!”
看着村民们神采奕奕的面容和炯炯发亮的眼睛,看着一个个新盖的牛圈和一头头健康壮实的肉牛,我也坚信,有良好政策的带动,有群众的努力奋斗,西盟县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定越走越宽阔。(杨梦笛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