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曾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螺丝钉”,他们奋战在监督执纪第一线,奔走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从清晨到夜晚,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办事窗口……处处可见他们开展监督检查的身影。江城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文猛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满头青丝的“小鲜肉”,历经14年基层一线的风霜雨雪,如今已是头发稀疏的“老腊肉”,他把最火热的青春奉献给了最热爱的纪检监察事业。任乡镇纪委书记期间,他查处了违规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追回资金40余万元,收缴违纪款16余万元。担任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期间,他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村级集体经济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全县重大建设项目纪律作风专项监督等,向办案部门移交问题线索15条。
党风政风监督室向上承接的监督检查、专项整治较多,向下对应的乡(镇)和部门更多,工作繁杂琐碎,但是他从来不叫苦、不喊累,团结带领科室干部圆满完成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
他说,“个人的价值不会被各种看起来琐碎的具体工作所湮灭,而是因日积月累、不断磨炼而愈发光彩。”
在晨光繁星的陪伴中分析、研讨,在四季轮转中以办案点为家,是办案人员的日常。
在该县纪委监委驻点办案的记录中,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阮智伟是驻点办案时间最长纪录的保持者,从2013年加入纪检监察队伍至今,他共参与办理了9起留置案件,驻点时间超过800天,很多节假日都在留置点度过。
他是娴熟的办案能手,外围调查时,在众多的财务报表中查找“猫腻”;内审过程中,熟练运用审讯技巧与涉案人员周旋……伴随着一批又一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突破,周末、节假日成了奢侈品。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坚守在审查调查一线。
他说,“海晏河清是我一生的理想,我愿意做一颗‘螺丝钉’,在正风反腐一线越拧越紧、越扎越深。”
脚下沾满泥土,身上洒满汗水,心中挂着群众,是驻村干部接力传承雷锋精神、追随雷锋足迹最真实的写照。
“驻村这几年,我们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这里的村民都是我的亲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该县纪委监委选派到宝藏镇海明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杨加先和工作队员杨涛异口同声道。
2021年6月,他们怀着对农村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到海明村驻村,从此以村为家、以民为亲,穿梭山路之中,奔忙于乡亲之间,足迹遍布海明村5个村民小组,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争取资金4.6万余元,为高山小组建盖猪圈,为瓦科小组铺设生产道路,为河口小组修建排水沟渠……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他们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用600多个日日夜夜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无私奉献。
“一片赤忱为桑榆,两鬓斑白终不悔。”还有许多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在“一线”书写担当,对待工作仍然初心如磐。
李大庆同志是一位经验丰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老纪检”,从纪委副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继续发光发热。过去几年,每年有近100天的时间都奔走在监督检查第一线。“退岗不褪色,离任不离心”的敬业奉献精神在李大庆同志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只要我的心还发烫,步履就铿锵。”
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我身边的这些“螺丝钉们”,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人,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人,也有担当奉献、爱民为民的人,他们是一滴水、一缕阳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雷红艳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