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买药根、包粽子、挂艾草……市民朋友们忙得不亦乐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岁一端午,一年一安康。每年端午,普洱人都有“吃药根,换肠肚”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前后,思茅区大街小巷摆满卖药根的摊位,药香满街、人如潮涌,形成极有特色的端午药市。(陈航 摄)
端午临近,江城县整董镇曼贺井村菩提树下两位傣族妇女正在包制清香、软糯、消食、粘而爽口的傣家粽子,以美食和家人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沈雷 摄)
在景东县锦屏镇,一枚小小的粽子寄托着几代人舌尖上的乡愁,祖孙三代围在一起包粽子,其乐融融,一裹一缠间,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商有锋 摄)
“五月五,午端阳,家家户户插艾忙,把艾插在门外边,驱虫辟邪又吉祥。”宁洱县温泉村的人们把艾草、菖蒲扎成束,悬于门前,避瘟驱毒,祈求平安健康。(蔡依栗 摄)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景谷县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在节日前夕为市民发放自制的中草药香囊,为大家送上节日祝福。(陶智兰 摄)
端午节将至,镇沅县古城镇河西村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到了村口站成一排,在竹竿上挂上寓意避灾除病、安康吉祥、益寿延年的红线,欢迎四方宾客。(普红宁 摄)
(郭春祥收集整理 || 责任编辑 高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