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下来的审理工作有没有信心?不明白的地方多学、多问……”书记亲切地问候,将我的思绪拉回了初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的场景,脑海里不停地浮现着将近一年来的种种画面……
从县人民法院到县纪委监委工作,对案件审理室的最初印象便是满屋的卷宗和被一摞摞案件卷宗、厚厚的党纪法规书籍包裹着专心工作的同事,他们的热情友好冲淡了我这个“纪检新人”的紧张感。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半年的光阴已过,虽然磕磕绊绊,但在前辈、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对审理工作有了许多收获和成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审理工作者,我认为首要就是端正态度,秉持“三心”,深耕审理“责任田”。
用细心诠释审理工作态度。从法院到纪委监委,从“审判”到“审理”,一字之差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案件审理室就像纪检监察机关的“小法院”,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案件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案件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出口”和“窗口”,必须严格审核把关好每一宗案件,不得有一丝马虎。记得刚进入审理室时,因有着多年的法院审判工作经验,我对做好审理工作信心满满,比对着之前审结的同类型卷宗,很快完成第一起案件的初步审核工作,当时还洋洋得意,觉得审得又快又好又准。待报主任审核时,被指出许多未被发现的问题,给了我“一记闷棍”。自那以后,我明白了案件审理工作一定要坚守案件质量生命线,对待每起案件要持着慎之又慎、认真审核、细心查阅,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严谨态度。
用真心诠释审理工作匠心。“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项事业的成功,都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审理工作亦是如此。案件审理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一个月的审理期限内需要对整个案件完成质量“大体检”,无论是证据的甄别、案件的定性,还是程序的审核,每个环节都需要审理人员耗费大量的心血和时间,在案件背后默默地付出。每一份审理文书的诞生,都是反复“把脉”后的“对症下药”,凝聚了审理人员的一片“匠心”,这也是一名合格的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真心。
用责任心诠释审理工作担当。“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审理人员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每宗案件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作出的每一份结论,都会对涉案人员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改变其一生。这要求审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审核把关每一宗案件、保障党员和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时刻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的24字审理要求;时刻秉持对案件高度负责、对被审查调查人高度负责的审理态度,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每一宗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作为新时代的案件审理工作者,我将以更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行动,认真发现和对待每个问题瑕疵,严谨处理每宗案件,保持对纪检监察事业、对党的事业的敬畏和执着,用“三心”担起守护案件质量生命线的使命。(罗双艳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