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春蚕成熟期,我和监督检查组来到景东县文井镇开展蚕桑产业日常监督检查。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往蚕桑连片地。
随着步伐深入,连片的桑树林在阳光下泛着绿油油的波光,蚕农们穿梭在蓊郁的桑林间,熟练地采摘新鲜桑叶,扑面而来的绿意和鸟儿的歌声,无不让人心情舒畅。
比绿意更让人欣喜的是工作人员的介绍,“2023年文井镇共有22个村养蚕,养殖张数为38886张,产值达1.1亿元。2024年的市场较好,预计今年该镇蚕桑产业收入能达1.2亿元左右。”
“杨书记,你们又来了,还没感谢您上次帮我请技术员过来指导,等我摘完这袋,这次一定要去家里坐坐喝杯茶。”正在桑田采桑叶的丁大姐热情向同行的镇纪委书记杨文超说道。
“不用客气丁大姐,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技术员有没有帮你解决好问题?”
“解决好了杨书记,技术员太有耐心了,‘手把手’地演示给我看,还跟我讲了不同阶段养蚕要注意的地方,也跟我解释了上次没有及时过来是因为人手少,去其他家帮忙了,还好有纪委的监督,我们的问题解决更快了。”
“那就好,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跟我们反映,算算你家这批春蚕也到吐丝结茧的时间了,正好我们去看看。”
……
来到丁大姐家,我看到蚕室中二十多个蚕匾的5龄蚕个个又白又胖,大部分即将成熟。随着丁大姐把新采的桑叶均匀的铺在蚕宝宝上,食量大增的5龄蚕开始猛吃桑叶,传来了一片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似的,大家纷纷夸赞丁大姐养得好。
“我们家养蚕已经养了20多年了,一年要养4到5次,一年下来的收入还是有两三万元左右,养蚕还是有可观的收入,每年这个时候是最忙碌也是最高兴的时段。”丁大姐笑容满面地向大家介绍。
蚕桑养殖以来,景东县以建设桑蚕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目标,培养了一大批“千亩村、百亩组、万元户”,逐渐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蚕桑产业稳定发展模式。2023年,全县12个乡镇115个村,有近8000户农户种桑养蚕,全年饲养桑蚕7.66万张,完成鲜茧产量3082吨,实现产值1.9亿元。
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整合监督力量,紧盯蚕桑产业政策落实、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各乡镇蚕桑产业项目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临走时,大家再次走进丁大姐家的蚕室,沙沙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大家伙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又有着不同的情感,听在丁大姐的耳朵里是努力奋斗的收益,是红红火火的日子,听在纪检监察干部的心里是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周廉钦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