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的驻村文件,开启了我为期两年的驻村时光。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名刚走出校门便一头扎入基层沃土中的大学生,刚来平田村驻村时,我出现了很多“水土不服”的情况。或许是因为上学期间习惯了外卖食堂,习惯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看遍了灯火辉煌的繁华夜景,刚到平田村的我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驻村一段时间后,我渐渐地发现村上的生活,看似枯燥乏味,实则为浮躁的内心营造了宁静的环境,让我能静下心来思考、审视自己。我开始站在选择选调生初心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并逐渐把驻村生活视作一次修心之旅,把自己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手头的工作做好、如何让村上发展得更好,我开始思考这段时间我要为群众带来什么、锻炼结束后我应该带走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适应了驻村生活,投入到了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驻村工作中,也是在这些工作中让我对驻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可能是看到没有妈妈的残疾小孩,或者是被机器打伤一条腿却很乐观的老党员,又或是素不相识但是每次路过都招呼着吃饭的阿姨。我渐渐地看到了拉祜族人民的热情和朴实,也在前辈们的口中得知了脱贫攻坚给平田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快一年的驻村时光让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心态上的转变。当时觉得天大的事,现在回头看看,那些难以跨过的山,其实也跨过了。我开始意识到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一朵花,并坦然地接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和生活经验上的欠缺,向第一书记、同事和村“两委”学习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学习写时评,记录驻村的日常。回头看,往事堪堪亦澜澜;往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高麟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