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检监察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坚守在反腐败斗争的最前沿,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捍卫着党纪国法的尊严。老刘便是其中一员,从他身上,我真切地看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忠诚与担当。
打铁必须自身硬。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老刘的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他是队伍中的资深办案骨干,一心钻研党纪法规,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办案时,老刘从不空谈理论,从报告审阅、案卷查看,到现场调查、与人交流,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细致入微,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他常告诫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党纪法规是最重要的 “法宝” 和依据。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不断学习,强化自身本领,不仅要将每一条法规条文牢记于心,精准把握执纪执法尺度,还要拓宽视野,提升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业务精湛、能力卓越的纪检尖兵。
每一次讯问都是一场心理与智慧的较量。审讯工作是案件办理的核心环节。在讯问中,老刘教会我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冷静和耐心,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犀利有力的追问,逐步瓦解留置对象的心理防线。当留置对象眼神闪躲、顾左右而言他时,要敏锐捕捉这些细节,顺势抛出关键问题,打破其伪装;当对象故作镇定、矢口否认时,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以平和坚定的态度,用确凿的证据突破关口。既要从案件细节入手,深挖矛盾点,让谎言无处遁形;又要从人情法理出发,唤醒他们的良知与责任感。讯问不仅是为了让真相大白,更要让违纪违法者认识到错误,进而改错,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党规党纪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谁碰谁流血。
执纪审查要有霹雳手段,也要有菩萨心肠。办案过程中,老刘不仅坚持原则,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还注重“以心换心”,让犯错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一次,恰逢一位留置对象过生日,老刘特意为他准备了长寿面和蛋糕。当对象接过这份意外的礼物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说道:“这碗长寿面和蛋糕是我吃过的最香甜、最难忘的一餐。” 就在那刻,我深刻体会到了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的真正意义。老刘告诉我们,查办案件不能单纯只以惩处为目的,还要秉持挽救干部的仁心。老刘的话让我明白,纪律规矩不仅是“警戒线”,更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安全带”,作为执纪者,不但要用恰当惩处警醒干部,更要用真心引导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校准人生的坐标。
夜深人静,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算起来,我“离开”老刘已经多年,也渐渐从老刘的“小跟班”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纪检监察干部。老刘的话始终激励着我、指引着我,让我更有信心在纪检监察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段思勰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