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云南省“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在昆明召开。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目的是将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干部找出来、正思想、用起来,全面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笔者认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实干才能有出路。
“躺平”只会退步。“躺平”是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是由于能力不足与期望过高、内心调适不够,导致出现“算盘珠子不拨不动”“出工不出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船到码头车到站”等现象。放松了自我要求,降低了工作标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小富即安、小成即满,裹足不前,甚至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表面上看来是“安逸生活”,长此以往,必定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生活的兴趣,学习的动力,精神状态受到极大影响,让自己会逐渐退出“同事圈”、淡出“朋友圈”、失去“榜样圈”。
“实干”才有出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员干部要甘于做事、敢于做事、乐于做事,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使命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责任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拉满弓、铆足劲,当主力、争先锋,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接最烫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桥”,找到化解矛盾的“路”,以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为抓好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绿美城市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不断让思想紧起来、作风严起来、质效提起来,切实为解决好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作出贡献。
我们要真正做到不敢躺、不想躺、不愿躺,沉得下心、吃得了苦、稳得住气、敢作敢为,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做到“脑瓜子”会想、“嘴巴子”会说、“笔杆子”会写、“手腕子”会用,争做“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动起来能干”的新时代干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书写新时代的“担当答卷”。(肖宇雪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