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各基层单位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动真碰硬的气魄,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充电”蓄力,增强实干本领,让党员干部保持一颗进取之心,从思想深处拒绝“躺平”。笔者认为,要整治“躺平式”干部,不止看实绩,更要看作风、看担当。
干部干部,“干”是第一位的。作风好不好,不是看话说得“漂不漂亮”,关键在于事办得行不行,服务群众到不到位。今年是我在基层乡镇工作的第七个年头,多年来我深刻认识到,乡镇“躺平”干部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潜能的浪费。所以激发奋斗潜能,唤醒内在动力势在必行。
每个干部都有无限的潜能,可谓“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干部的奋斗潜能,让他们重新燃起对工作的热爱。针对领导干部“躺平”,我们当察表析里、分类施策,因人制宜地治理和帮扶,让“躺平”干部焕发奋进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地站起来、坚决地干起来。古人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方能补钙壮骨,因此,要以干部的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向先进典型、榜样案例、身边好干部学习,照亮奋进前行的“路”,提升工作技能、领导能力,筑牢思想根基,增强自信和能力。同时,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完善落实,通过表彰先进、选树标杆等方式,激发干部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乡镇干部是基层工作的推动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念,不断追求卓越,并将其内化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并营造公开透明的工作环境。同时,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区分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的界限,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划出“标尺”、吃下“定心丸”,真正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励引导“躺平者”变为“实干家”,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
整治“躺平式”干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在推动基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干部的奋斗潜能,提升业绩观念,加强培训引导,为党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彻底改变乡镇“躺平”干部的现状,开创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李佳欣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