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当坚守“黑白分明”之道

来源:西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08/31 18:13:00

孟子云:“无是非之心,非人也。”黑白分明、明辨对错是从古至今做人的基本准则。明辨是非,守住道德的底线,更是执政为民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于党员干部而言,“黑白哲学”亦是一门学问。

党员干部爱什么、恨什么,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若为了个人的利益态度暧昧、左右摇摆,不能坚持原则、不能站稳立场,就会有同流合污、丧失人格、腐化堕落的危险。若“装糊涂”的人越来越多,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不正之风便会愈演愈烈,对此绝不可掉以轻心、丧失警惕。党员干部当自觉发扬和践行自我革命精神,廓清“迷雾”、辨别“杂音”、祛除“浊气”,保持头脑清醒,事事有度,坚守“黑白分明”之道。

练就慧眼,廓清“迷雾”。“观水有术,必观其澜。”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练就一双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政治“慧眼”是党员干部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在贪腐案例中,落马的官员也不乏一些“迷途羔羊”。党员干部当善于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从政治角度仔细观察和审视事物,看清其本来面目和本质特征,从而分辨是非、辨别真假、区分“黑白”,在波谲云诡、莫衷一是中廓清迷雾,及时发现并排除作风“地雷”、绕开欲念“陷阱”,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复杂局面中既看得清、更看得远,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前行。

双耳聪敏,辨别“杂音”。“忠言逆耳,良药苦口。”逆耳之言虽不中听、不顺耳,却包含真知灼见,能够使人警醒。揆诸现实,有的党员干部习惯听好话、不愿听诤言,逐渐在甜言蜜语、阿谀奉承中迷失方向;有的党员干部把善意的提醒视为和自己作对、捣乱。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警醒。党员干部当“察纳雅言,以诹善道”,会辨别“黑话”与“白言”,坚持好的“旋律”,消除音调不准的“杂音”,听“正确的话”、听“真实的话”,在其中悟出道理,自我改进,谨防巧言令色之词、趋炎附势之语、吹捧溢美之言,避免受其影响、被其麻痹。

心中清明,祛除“浊气”。一盘棋局,黑白对弈,落子无悔,子子皆学问,处处有玄机。黑与白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境界里,爱憎分明,于棋子如此,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如此。“黑白分明隔一线,廉腐相克差一念”,分不清黑白、辨不出对错,很容易受错误观点和腐朽思想侵蚀。党员干部该是黑白分明的,是非清楚的,信仰坚定的,固本培元,温养清白廉洁的“正气”,涤荡漆黑如墨的“浊气”,在考验面前不改初心,在诱惑面前不移其志,常扫心灵之尘,常为“清明”之事,做到砺操行以修德业,甘淡泊以守清白,认清前进道路的“黑与白”,走好人生的“光明大道”。(刘奕麟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