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履职本领

来源:墨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09/22 18:28:00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增强能力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在调查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升华觉悟境界、增强履职能力,以高质量调研成效指导工作、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党员干部要想开展好深入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就要深学笃行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躬身践悟“深、实、细、准、效”要求,大力发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作风。“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广大党员干部要杜绝“纸上谈兵”,勤于“卷起裤腿蹚积水”,敢于“踩坑找茬”,带着问题疑点,沉到基层一线,现场看、随机点、当面听、直接问,蹲点“解剖麻雀”,掌握“露水数据”,摸准摸实摸透基层实际情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研究不是“观光旅行”,不能“骑驴看唱本”,能否掌握主动权,下好先手棋,关乎“一朝分娩”的结果好坏。调研前如果准备不足、随性较大、提腿就去,至于“去哪里?调研什么?怎么调研?”一概心中无数,调研工作只能沦为“虚”字当头、“空”字挂帅的形式主义,看似东奔西顾,实则走马观花。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前务必要站好“前哨”、选准“麻雀”、做足“功课”,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用好谋后而定、调研先导的工作方法,“量身定制”调研方案,列出调研纲目,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覆盖哪些对象、采取何种方式等,力避预设结论“假调研”、按需求证“浅调研”、走规定路线“被调研”。

做好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必须下恒心、花时间、用真劲、吃苦头,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陈云同志提出,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搞调查研究。然而,有些党员干部在开展调研时缺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阵风来,一溜烟去,四处漫游,体验生活。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调研,只会将调研工作半途而废、搁置一旁,最终只能是两手抓空、头脑虚空、问题悬空,找不出真问题、拿不出实举措,脱离发展的实际,既无法“把脉问诊”,也无法“开方抓药”。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从一开始就要下好“绣花”功夫,耐住性子、专心致志,绵绵用力、张弛有度,避免急功近利、质量打折。

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面对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善与问题为伍,敢与问题较劲,不拈轻怕重,不回避绕行,使调研工作与党中央大政方针“同心同向”、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步同频”,主动深入到困难问题较多、工作进度迟缓的地方“识得庐山真面目”,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同时,要强化“旱时造舟、涝时造车”的逆向思维,用“调查研究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真正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欧阳明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