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不应有“假”

来源:西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11/20 15:44:00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我们党历来强调党员干部要忠诚老实,反对弄虚作假。“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做人要实”是一项基本要求,反映出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党性修养,事关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反观当下,却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虚瞒浮夸、表里不一,戴“假面具”、搞“假把式”,这种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不仅误事害人,损害群众利益,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当自觉把“忠诚老实”谨记于心、付诸行动,不怀“假心”、不说“假话”、不干“假事”,坚持求真务实,做真心实意的好干部。

不应虚情假意怀“假心”。“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回顾身边的那些先进典型,如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等等……每一位先进模范人物都是忠诚老实的典范,散发着忠诚老实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员干部当清醒地认识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片面追求畸形的政绩观,不仅仅是作风问题,很多时候也是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个人声誉仕途本末倒置,从而演变成危害极大的腐败行为,因此要从思想根源入手,以理想信念作为“检测仪”,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对照使命任务和人民期盼,打信念动摇、初心不实的假,纯洁党性、端正初心,做思想忠实、真情实意的“真心人”。

不应阳奉阴违说“假话”。“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毋庸置疑,诚信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油嘴滑舌、巧言令色、言不由衷,能忽悠、吃得开,被视作“会来事”的党员干部。假话、空话、大话连篇,归根结底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作祟,假若党员干部不愿实话实说,“双面人”盛行,就会形成“说实话者吃亏,说假话者受益”的逆向效应,滋生各种问题。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只有切实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民,当戒除私心,抛却杂念,坦荡磊落,向党交真心,说真话、讲实际、道真情,不空口讲白话,不说谎、不欺骗、不作假,做表里如一、实事求是的“诚信人”。

不应弄虚作假干“假事”。“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光说不干假把式,“干部干部,以干为先。”可反观当下,有的干部深谙“生存法则”,遇事总是先表态,光说不做,把“拖”字诀用的熟门熟路;有的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看到难处就往边上躲、推脱应付“踢皮球”……此类种种,危害甚巨。党员干部当摒弃“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错误思维,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拒绝“假模假样”的形式主义,谋科学之策、务实之举,修足“真干、苦干”之功,让“民为本”成为自觉追求,在纪律规矩中干就干好,在锐意进取中善作善为,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进,做实干担当、不兴伪事的“行动派”。(刘奕麟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