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当涵养“东坡”风骨

来源:墨江县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3/11/22 22:14:00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苏东坡,跨越千年,至今东坡文化的魅力依然不减,东坡风骨仍存。他是古代清廉官员的典范,是当代党员干部的榜样。广大党员干部要鉴往知来,增强传承东坡精神的政治自觉,涵养东坡风骨。

党员干部应当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为民情怀。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群众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抖抖腿”就能做好的,党员干部要多到一线去接接地气,走一走乡村的土路,瞧一瞧农民的庄稼,坐一坐群众的灶房,用心体会“微官敢有济世心”的深刻含义,建立与人民群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厚情谊。要坚持在基层蹲好苗问需于民、伸好枝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鲜活智慧。要“掏心窝”“察脉搏”真正反映群众内心呼声,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的问题。

党员干部应当有“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清风正气。“物必先腐,而后重生”,这是自然规律亦是因果必然。党员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常怀“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高度自觉,修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政治品格,践行“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的为政箴言,常照镜、勤扫尘、思欲害、破心贼,增强明大德、严私德的行动自觉,把自己锻造成无处可腐、无菌可生、肌体强健的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不做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事。

党员干部应当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奋斗之姿。“事不避难”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密码,中国梦尚未实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群众工作千头万绪,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这需要勇气更需要笃行。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以愚公移山的志气,遇难不惧的定力,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敢想敢为,善作善成。聚焦党和国家之关切,人民群众心所系下功夫、找方子、勤谋划,“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做新时代的开拓者,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奋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党员干部应当有“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的实干担当。“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写下《遗爱亭记》,一个深得百姓拥戴、为官一方的吏治作风跃然纸上,可谓政声人去后,丰碑人间留。作为党员干部,工作干的好不好,扎不扎实,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事不在大,在于实”,党员干部要练好实干担当“真功夫”,扛起群众工作“千斤担”,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拒绝“君子”做派、“躺平”做派、“点卯”做派和“巨婴”做派,时时事事以实干赢民心、聚民力、谋发展、求实效,肩负起发展一方、造福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沈娟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