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奋进者,实干担当是开创新征程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的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担当的“躺平式”干部,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见到任务两手推、碰到困难绕着走,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党员干部当有“心”敢“为”,以满腔热忱建功新时代。
铸牢“初心”,树“愿为”之境界,解民忧、聚民力。“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从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到用“心灯”点亮麻山大地的韦成刚,从“绿了荒山,造福百姓”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到“水不过去,拿命来铺”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正因为永葆初心一心为民,我们才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从而创造出了属于千万人的幸福。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当谨记“公仆”身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要主动深入基层,扎根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听“肺腑音”、干“惠民事”,带着真情实感出门、奔着疑难杂症而去、揽着收获成果而归,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夯实“忠心”,立“真为”之作风,不变通、不走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对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作为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担负者,党员干部更要将对党忠诚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然而,当下部分干部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部署和工作任务时,敷衍了事图完成任务、弄虚作假以应付检查,经常以工作量大没时间完成、任务艰巨没办法完成、内容太虚没必要完成等为借口,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当带头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始终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对群众负责、对事业担当,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滑头”,不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聪明”,以真刀真枪的实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锤炼“决心”,挺“敢为”之风骨,敢斗争、善斗争。无论是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建设时期讲奉献、敢登攀,无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勇探索、闯新路,还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立新功、逐梦想,都是在斗争中进行和推进的。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但是,仍有不少“躺平式”“软骨头”干部,得过且过,拈轻怕重,不迎难、不进取。广大党员干部须知“躺平”不能“躺赢”,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有出路、有生路。要永葆“壮志必酬,新天敢换”的斗争风骨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韧之心,主动走出“舒适圈”,多接“烫手山芋”,敢啃“最硬骨头”,在各种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走好千锤百炼的“本领路”,真正锻造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烈火真金。(李祎颖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