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奔头。放眼望去,全国各地抓实干、争发展,产业精、乡村兴、城市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需要每个党员干部勠力同心,共同努力奋斗,以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前进的道路。
谋划工作需切合实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诸多新的复杂问题,要求我们开展工作更要结合实际,有理有据,可行可做。在谋划环节要做足、做好调研,沉到一线、深入前沿,用脚步丈量基层土地,用眼睛发现真切民情、用耳朵倾听群众呼声。要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逆耳言。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避免只顾笔头,不入心头。要把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关注群众的急难愁盼,重点抓好基层一老一小、一病一残、一弱一困等各项工作。
推动工作需突出实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党员干部要坚持“干”为根本,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韧劲闯劲,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中打磨锤炼,实现从“不会”到“会”再到“精”,从“有”到“优”的转变、提升。要发挥好“头雁效应”,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多为基层解决现实困难,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坚决反对弄虚作假,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坚持“少发群、多入户”,挤掉政绩“泡沫”,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新时代答卷。
办结工作需讲求实效。言必信,行必果。每一项工作都要讲实效,同时这种实效也要经得起时间、实践、历史的检验。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精品意识、长期意识,因时、因地制定精准、有效、接地气的考核指标,让“出发”即求实。要以“事经我手无差错”“笑对检验我自稳”的态度完成工作,在基层一线不断推进工作、总结经验,赢得群众认可。要树立重“实绩”轻“痕迹”的结果导向,以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为关键,去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干在实处、见到实效。(张新立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