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油条”是当下人们对刚入体制内不久就世故老到,资历尚浅便开始“油滑”,年纪轻轻就冒着“油腻”的年轻干部的“亲切”称呼。
原本应该清爽、干练的年轻干部缘何会成为“小油条”?窃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有的年轻干部把考入体制内,获得工作岗位当作人生奋斗的终点,认为自己勤学苦读多年,通过层层考试和千军万马的竞争,过了一道道“独木桥”,终于到达了理想的彼岸、人生的顶点,因此开始懈怠、躺平,不愿再付出、再努力。其二,有的年轻干部“三观”不正,精致利己,会读书,但不知道如何处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只想获得好处,不愿承担责任,不求上进但求“舒服”。其三,有的单位对年轻干部管理、关心、教育、帮助不到位,对新人不管不问,全凭“放养”,导致年轻干部心中无目标,眼中无规矩,难以健康茁壮成长,甚至让“成长黄金期”成了“贪腐危险期”。其四,有的单位内部管理不善,风气不好,本身就有“老油条”存在,使得年轻干部有样学样,深受不良习气、不良环境的影响。
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长远发展。如果不对“小油条”进行整治,任由其发展,不仅会让其早衰,最终“油腻而亡”,而且会搞坏风气,影响党员干部队伍形象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影响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小油条”,必须得严治严管,不能任由其泛滥,更不能让“小油条”“吃香”、受宠、有“市场”。
首先,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年轻干部由于资历尚浅,社会阅历不足,思想不够成熟、定力相对不足,所以需要有人不断“赐教”和引领,这就需要用人单位以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政治高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如开展年轻干部读书学习班,强化政治理论、党纪国法、业务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政治素养、纪法意识、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同时,做好“传帮带”工作,让作风正、业务精、有耐心的前辈当好年轻干部的“导师”,让他们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勤学善思,稳步前行,主动担责,积极进取。
其次,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管理。用人单位党组织要把培养使用年轻干部与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抓紧抓实,管在平常之时,管在萌芽之初,管在“要害之处”,如建立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等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掌握,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现、纠偏、治理,让他们时刻自我检视、自我警醒,远离油腻,不敢懈怠,不愿躺平。同时,做好年轻干部的跟踪回访和关心关爱,做到关爱但不偏爱,激励但不放纵,让他们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干事创业。
再次,要加强单位内部政治生态治理。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年轻干部能否健康茁壮成长,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其中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政治生态对其具有重要影响。要让年轻干部远离“油腻”和“油污”,就必须有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洁净无污的风气和环境。因此,用人单位必须加强对“老油条”的治理,坚决清理“小油条”得以生成和存在的环境、空间,坚决铲除“小油条”发酵、生长的土壤,建设好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内部政治生态。(陶智兰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