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无席不成事”,吃饭也是“联络感情”,“招待”不好难以“开展工作”等谬论曾一度很有市场,成为一些党员干部的干事“潜规则”。有“联系业务”堂而皇之地吃;有上面“领导”来,心安理得地吃;有自己招待自己,凑个热闹吃;有亲戚朋友来,走个公账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事实上,这些荒唐行为的影响之坏、危害之大,不仅当事人心知肚明,组织和群众眼里更是容不得沙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不少党员干部因“嘴上失守”吃出腐败、坠入深渊。党员干部面对的那些饭局,往往是酒中有话、菜里有求,买单的老板、下属之所以甘掏腰包、鞍前马后,既不是“人傻钱多”,更不是“兄弟义气”,无非是看中了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心里盘算的是投入与产出。而热衷于吃吃喝喝也是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前兆,他们贪杯嗜酒的爱好,表面上看是嘴馋、眼馋,实质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怪。当他们沉迷于各类饭局之时,已经为自己埋下了违纪违法的种子,也将自己置于被设局者“围猎”的陷阱中。
吃喝非小事,作风在其中。党员干部不管是“吃公款”还是“吃老板”,其根本上都是在“吃权力”,都是滥用权力之手乱伸的突显。“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定力,遇事三思而后行,在是与非、公与私上清清楚楚,不嘴软、不触电、不当“馋嘴猫”,做到政治上跟党走、作风上不丢丑、经济上不伸手,不在因“饭”设下的“局”里被“红牌踢出局”。
心态别失衡,坚定信念不动摇。在通报的违规吃喝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眼馋收不住手的党员干部不是个例,他们看到老板吃大餐、喝好酒便心向往之、艳羡不已,认为“有滋有味”的生活才不负此生。失衡的心态也往往使他们逐步从浅“尝”辄止演变为躬身入“局”,在推杯换盏的享乐中无法自拔。党员干部当把好心态关,从严自律,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盲目攀比,恪守自己的“初心”、戒掉扭曲的“吃心”,端正心态,不管处于什么情况都要镇定自若,坦然处之,从根源上增强自身定力。
红线别触碰,严明纪律守底线。不吃公款吃老板、躲进小楼来一餐、主动找吃名目多……三令五申之下,变着法花样翻新的违规吃喝问题仍污染着政治生态,不容小觑。违规吃喝这个“常见病”对党员干部的肌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党员干部当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严于解剖自己,养成自省自查的习惯,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坚决不触“红线”、不踩“底线”、不越“雷池”,谨防“病从口入”,莫因违规吃喝丢掉了自己的“政治人生”。(刘奕麟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