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擦亮乡村振兴“廉色调”

来源:墨江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4/02/26 11:01:00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做强基层监督是确保基层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乡村振兴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乡村振兴领域政策多、项目多、资金多,是滋养贪腐的“温床”,必须紧盯基层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加强乡村振兴领域重要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深入纠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廉动力”。

建强制度体系,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基层监督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攥指成拳,强化力量整合,让监督更有效。要统筹运用基层监督力量,实现监督力量下沉,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基层正风反腐的“前哨”作用,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推动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出)机构和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力量,完善片区协作机制,在监督上形成纵向调度有力、横向协作精密、整体高效运行的监督执纪工作格局。分级分类强化培训,抓好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指引,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明确基层监督工作职责权限,规范日常管理考核,统筹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层治理,建立健全基层监督工作奖惩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小切口”,靶向纠治顽瘴痼疾。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坚持“小切口”治理民生“大问题”的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把监督“放大镜”聚焦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围绕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乡村振兴项目推进情况、民生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等,制定“微腐败”问题整治方案、任务清单,明确监督重点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分类分级开展专项监督,坚决纠治农房改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乱象,严肃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牵住责任“牛鼻子”,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力度,紧盯“关键少数”约束权力运行,督促担当责任、依法依规履职尽责。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要构建以群众信访举报为主体、以纪检监察机关为主导、以职能部门为主线的信息平台,拓宽问题线索渠道,充分汇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找准监督切入点。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促进专责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效衔接、有机融合,不断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让监督有形有效、走深走实。健全联动监督机制,组建交叉监督检查工作队,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交叉检查活动,采用入户走访、查阅资料、核对清单等方式随机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基层监督质效双提升。压实各级责任人责任,织密基层监督网,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基层监督不留死角,让基层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付秋丽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