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勤俭办公 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

来源:江城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3/07 12:36:00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从小事小节入手,践行勤俭办公、绿色办公,节约办公资源,切实将精打细算、过紧日子落到实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办公室的水电、纸笔都是公家买单,不用自己掏钱,不用白不用,看见同事的浪费行为也不去阻止,这是极其错误、自私、狭隘的观念。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节约资源的义务,更不能让资源因为姓“公”就无端遭到浪费。各级党政机关要通过张贴标识、设立宣传栏、放置提示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开展“过紧日子”宣传教育,将厉行节约、勤俭办公纳入干部职工大会、全员培训指定学习材料,弘扬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引导党员干部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完善勤俭办公的制度机制。“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让过紧日子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不能过分依赖党员干部的道德自觉,必须配套相应的制度加以约束。在《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单位、部门实际,建立健全更具操作性、细致性和严肃性的办公用品采购消耗、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公务接待、用电管理、用水管理等制度,构筑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堤坝,给奢侈浪费者划定制度“红线”,给以身试法者设定“高压线”,切实把勤俭办公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堵住浪费的漏洞。

监督保障执行,推动过紧日子的要求落细落实。目前存在的办公资源浪费问题,除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错位以外,与监督制约和问责惩戒机制的缺失不无关系。当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引起的后果不能触及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时,很容易让人产生“浪费无罪”的习惯性思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制止办公资源浪费行为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针对各单位用水、用电、用餐、办公用品等各方面厉行节约情况加大财务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力度,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顶风违纪、情节恶劣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从严处理,引起党员干部对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重视和警醒,把节约意识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雷红艳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