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记》中李征对好友说:“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这段意味深长的话引起许多年轻人的热议与共勉。
书中的李征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却心骄气傲、自视甚高,最后无所作为,丢失作为“人”的模样,逐渐沦为“猛兽”。而现在的许多年轻干部刚从大学“象牙塔”走进社会,步入岗位,有才华却又拙于锻造,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容易走错了路。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应当像雕刻玉石一样塑造自己,精心雕琢、刻苦磨砺,方可熠熠生辉。
如“琢玉”般“塑己”,当脚踏实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块美玉的产生需要经过无数个烦琐的工艺流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可能给玉石的雕刻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年轻干部犹如未经打磨的璞玉,有知识有理想,但因年龄尚小,社会阅历、基层历练等还不足,难免有些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应铭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古训,在干事创业的路上,踏踏实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平和、清醒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将目标变成现实。
如“琢玉”般“塑己”,当不矜不伐。《尚书·大禹谟》中这样写道:“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大意是你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天下自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天下自没有人与你争功。年轻人生逢盛世,所处的是一个发展极为快速的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欣欣向荣,所接受的教育是高等教育,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眼界,可能会出现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的情绪。因此,作为年轻干部应当像美玉般坚韧柔和,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在基层工作中多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拉拉家常,听民声、察民情,真正做到为民解忧。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遇到无法解决的实际难题,多向领导同事虚心请教,做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般的人。
如“琢玉”般“塑己”,当躬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块美玉的产生需要“切、磋、琢、磨”等过程,唯有精心的雕琢和刻苦地打磨,璞玉才会成为美玉。从古至今,无数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无不是在实践摸索中开辟出来的,历史上赵括的纸上谈兵、魏晋时期的清谈盛行,都在向我们证明空谈检验不了真理,唯有实践才是创造的源泉。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身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中坚力量,年轻干部应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做到既要能知,也要能行,在基层广袤的天地中施展拳脚 、锤炼自我。(鲍小生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