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干部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催化剂”,是拉近干群关系的“金钥匙”。驻村干部身在一线,要深刻领悟“四下基层”的思想内涵,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读懂蕴含其中的“为民密码”,真正“身”入基层、“心”入基层,书写一腔热血下基层的“为民篇章”。
读懂为民之心,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砥砺“黎元为先”的民本思想,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驻村干部作为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理论政策的宣讲者、乡村振兴的推动者、惠民政策的落实者。要坚守为民初心、践行群众路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时代内涵,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驻村工作依靠的也是人民群众。驻村干部必须要进“百家门”,喝“百家茶”,探“百家情”,用心听取意见建议、用情为民排忧解难、用力解决实际问题,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当人民群众的亲人、家人,又当友人、知己。
读懂为民之责,锤炼“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进情怀,锻造担当为民的过硬作风,做人民群众的“暖心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驻村干部要牢记人民幸福这一“国之大者”,深刻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从“建强村党组织、做好政策宣传、抓好监测帮扶、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建设与治理”五个方面着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讲好“乡言土语”,走进“田间地头”,倾听“怨言碎语”,解决急难愁盼,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履职尽责,在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献计献策,在“三农”工作前沿阵地扎实耕耘,用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读懂为民之能,永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情怀。诠释夙夜在公的敬业精神,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驻村干部只有真正在农村一线摸爬滚打,俯下身子察实情、问民需、摸活鱼,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实践学,切实发挥“千里眼”“顺风耳”“巧嘴巴”“小帮手”作用,跑一跑田间地头、做一做调查研究、听一听群众心声,啃一啃“硬骨头”、打一打“攻坚战”,才能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领”,提升为民造福的过硬素质能力,将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用自己的“实干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范碧英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