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不懂就要问”……相信很多人都曾听到过这样的话语。“不懂就问”是人们一直推崇且从小就被灌输的“优秀品质”。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不懂就问”未必是一种好习惯。
在工作中,一些干部走马观花,并没有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政策文件规定要求,就急于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询问别人省时省力走“捷径”,只是希望得到最终答案,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最终沦为“伸手党”。因而,工作中“不懂就问”的工作方式不可取,当这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后,可能导致缺乏独立思考、依赖他人帮助、阻碍个人成长和发展等问题出现。究其原因,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够务实。一方面,明明该项工作相关通知文件已经发过,不认真看却重复问,患上“依赖症”;另一方面,因工作节奏快,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笔者认为,真正的不懂就问是要有前提的,首先应该理解为“不懂就学”,带着问题思考,反复“审题”,想方设法地去搜集资料,去观察、去思考、去尝试后,实在没办法解答需要他人帮助时才发问,通过发问得到一种“解题”思路,而不是直接得到答案。依靠他人得到的回答,远没有自己钻研得出的可靠。毕竟,没有过程的答案缺少根基与灵魂,没有进行来龙去脉的思考,自然也感受不到最终“解题”后的成就感。就像解一道数学方程式,如果只想知道答案,没有任何意义,掌握解题方法才能轻松应对各类复杂的难题。
党员干部应该锤炼务实的工作作风,从盲目地“不懂就问”转变为“三思而后问”,才能让自己得到全面提升。一要扎实工作作风,在工作过程中务必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做到学在前、学在先,认真领会研究上级的政策和要求,积极主动思考谋划工作。二要学会触类旁通,提高思考能力。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思路不应该全靠问,而应该深入分析问题后,举一反三给出多种解决方案,带着不同种解决方案再请示领导,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三要学会优质提问,提高创新意识。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深度,不能遇到个不明白的问题就问,要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及思考之后,再提出问题。同时,结合自身当前工作实际,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性地发问,激发内生创造力,以新思路新理念推动工作新发展。(刀建英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