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过紧日子”要辩证把握“三种关系”

来源:人民论坛网     发布时间:2024/04/15 10:46:00

“习惯过紧日子”意味着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一以贯之、常态保持的工作要求。领导干部要辩证把握“三种关系”,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在“习惯过紧日子”里见真章。

把握好松与紧的关系。“紧之有道,松之有方”,过紧日子要做到上“紧”下“松”。“上级”“上面”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对自己要“紧”起来。“紧”在思想上,把“习惯过紧日子”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和作风;“紧”在行动上,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压减“三公”经费、严禁铺张浪费,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紧”在监管上,聚焦与上级政策背道而驰、违反财经纪律、造成资源浪费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对“下面”的基层、群众要“松开”,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要增加对强农惠农、就业保障、粮食安全、污染防治、教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保障资金投入,以财政资金撬开更大的民生红利。

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过紧日子并不意味着少办事、不办事,而是在有限资金内多办事、办好事。要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对机关单位“过紧日子”情况形成清晰的“立体画像”,找准发力点、做好连接线、扩大覆盖面,全面营造绿色节约新风尚。要找准加强廉洁政府建设的切入点,以政策优化和机制改革来提高政策效能,降低政府运转成本和公共服务供给成本;要抓实制度建设的着力点,严肃财经纪律,把牢预算管理、资源配置、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等关口,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把握干部垂范的关键点,督促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从点滴做起,从节约一支笔、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开始,把节约落到实处。

把握好近与远的关系。“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钱袋子”中每一分钱的用途都不能马虎,要兼顾当下和长远、现在和将来。要着眼当下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处,做好财政资金使用的“加减法”,让有限财力发挥最大社会效益、民生效益;要避免出现“远的看不清、近的看不准”的现象,加强政府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不断推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现代治理能力水平。“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保持过紧日子的习惯还需逐步建立过紧日子的机制,要以完善的机制保障资金高效运用。既顾好眼前,又谋好长远,做到由近及远,这样的“紧日子”才能换来群众的“稳日子”“好日子”。(景谷县纪委监委 石秉娟)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