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倡导实干之风

来源:墨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5/08 17:3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给基层带来了不必要的包袱和负担,不利于广大干部职工更好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切实将基层减负减到实处,积极倡导实干之风。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各项工作繁重,上级不同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常常挤在一起,如果要求在很短的相近日期完成,势必造成基层分身乏术、疲于奔命。而且,有的工作明明已经完成到位了,却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撑”,为此基层又不得不“找证据”、找“说服力”,只能从补工作照片、会议记录、佐证材料等入手。补的痕迹材料会因年代久远、完成时间仓促、逻辑顺序不对等,加大出错的概率,并且往往在用于检查之后,就留档存档。如果原材料与补的痕迹材料交叉混淆,不利于单位的档案材料规范化管理,不利于迎接之后的检查考评。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便捷,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技术只能为基层减负赋能,但不能替代工作过程。基层减负必须警惕“数字负能”的倾向,比如,由于部分工作系统的业务功能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基层干部得重复录入数据;各类手机上点赞、扫码工作,让基层干部群众反感;不切合实际的活动开展次数要求,让基层干部只能是打会标补活动,并录入系统……基层工作固然需要技术加持,但数字技术不应该成为加重基层负担的桎梏。

工作痕迹、资料的展示代替不了脚踏实地推进工作。上级在考虑优化考核方式的同时,应该倡导让干部职工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抓好当前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工作,积极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并紧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短板,创新工作方法,敢于攻坚克难,努力成为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示范者、推动者。同时,警惕和防止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抬头”,以勇敢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良好的执行落实能力取信于民,在现实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李伶俐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