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岂能让基层“花式增负”

来源:西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5/11 17:3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以上率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作风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作风建设的成效,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不断体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通过持续整治,基层干事创业氛围呈现新气象,党风政风不断向好。但在取得治理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从现实情况看,仍有一些部门和地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禁而未绝,或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有的领导干部“一时兴起”,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滋生“应付主义”和“应付心态”;或出现“出工出力不出效”“形式与实际脱节”的“空忙”现象等等。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形式主义是基层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负担,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必须一抓到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杜绝形式主义带来的“花式增负”,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虚事”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投入到干实事、求实效中去。

认准根源纠思想。任务层层加码,压力层层“甩锅”,不管成效如何,热衷于搞“花架子”,以材料论英雄……凡此种种形式主义新花样,往往是基层不能承受之痛,基层“减负”思想认识不到位、深度不够,出现“夹生饭”问题也成了必然。因此,我们当始终涵养“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给思想“松松土”“施施肥”,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去除“官本位”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从思想上铲除形式主义蔓延的土壤。

根治病灶重实效。忙着开会、发文、造表拍照留痕……这些变味变调的问题让基层治理难度不断加大,一度形成“拼凑式空忙”和“内卷式空忙”。想让基层干部踏踏实实干事,就不能让他们被繁重的形式主义任务套住手脚。要坚决整治“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重“留痕”轻“留心”、要“声势”不要效果等形式主义问题,出实招、用硬招,找准症结重点纠治,抓具体抓深入,真正做到减形式之虚、加民生之实、增添群众获得感,形成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久久为功归本真。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所积,从根源上为基层减负也非朝夕之功。整治形式主义问题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只有将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了,才能聚焦中心、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要持续发力,坚持精准施治,紧盯老问题、严防新动向,不断健全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以常态求长效,抛开形式主义的“空把式”,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劲头和活力,绝不让口号、打卡等形式主义成为展示“政绩”的“秀场”。(刘奕麟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