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每年端午来临之际,全球华夏儿女开始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千百年来,“端午”和“屈原”已演变成具有符号意义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魂”,其展现出的忧国忧民、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精神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这也是过好端午节的应有之义。
从“屈原精神”中汲取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志向高远,心系国家,即便是在政治失意的逆境之中,也始终牵挂百姓的生存状况,同情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他历经磨难,但对祖国的忠诚不变,对人民深切热爱的赤诚之心不变。屈原忧国忧民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百年之前,为了国家的解放,无数个仁人志士投身革命事业,挥洒一腔炙热的鲜血,只为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百年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一位位平凡的英雄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行动来诠释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更需要大力弘扬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把个人理想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从“屈原精神”中汲取清正高洁的不屈之心。“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屡次被放逐,流放途中历经磨难和艰险,但他坚决不与奸佞同流合污,将自己志洁行廉的思想品格都写在了诗篇里,最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既是屈原的处世之道,也是他的劝世箴言。屈原清正廉洁的精神就是一面旗帜,为我们后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传承和弘扬屈原清正高洁的品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要谦虚谨慎,节制私欲,慎独慎微,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从“屈原精神”中汲取求索奋进的坚毅之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对于奋斗与追求的最好诠释。屈原年少得志,变法改革图强,后来被排挤和打压直至被放逐,但他不坠青云之志,始终爱国忧民,反复追问探求国家复兴之道,虽九死犹未悔。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从“屈原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和责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永葆进取之心,既要读好有字之书,又要读懂无字之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惧山高路远,不畏长路漫漫,镌刻属于这一代人的使命烙印。(鲍小生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