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心如秤 方得政清民安

来源:西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7/10 17:04:00

“汝今坐食禄俸,荣幸已多,若其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一文出自《旧唐书·崔玄暐传》唐代官吏崔玄暐之母卢氏尝诫之语,告诫儿子为官当知清正、端正身心。为官用权,能否抵住诱惑、唯守本心是一个躲不开的问题。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秤杆挑两头,讲究的是平衡,要求的是担当。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当心如杆秤,装着党,装着民,装着责,设着戒,心手相一,醒悟寸心不昧、斧定规矩方圆、彰显公道权重,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方能参得从容自若之态,清白立世之道。

一杆恒立,醒悟寸心不昧。“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品格和终身践行的基本准则。茫然不知所措时,初心能为我们指引方向,面对艰难险阻时,信仰是支撑我们永不言弃的精神支柱。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党员干部当牢记“我是谁,为了谁”,在思想和灵魂深处恪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道德信念,掸去心灵的“灰尘”,保持自身的“忠诚度”“干净度”,辨别是非、把握曲直,真真切切看清腐败的政治本质、政治危害,于心中“方寸之地”立起精神丰碑,打破“心为物役”的藩篱,自觉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精准度量,斧定规矩方圆。“平直则必准绳,方圆则必规矩。”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尺度、一种约束。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作为担负重任的人民公仆,坚决守规矩、按制度办事,体现的是品德和修养,表现的是政治上的清醒与成熟。《通典》中说:“规矩权衡不可枉。”党员干部当在心中架好“规矩秤”,在身边画好“红线圈”,坚守原则、牢记制度,量一量是否把好纪律约束关、言行规范关、生活情趣关,是否真的心中有戒,真正做到明是非、知进退、有取舍,慎终如始。

砣定大小,彰显公道权重。为官用权,心中有杆秤而知权之所向,手中有敬畏则明权之所使。秤砣如民,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群众心里称出来的。党员干部当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人民”这个根本,既要担得起“权之重”,更能担得起“责之切”,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以“廉洁”“勤政”“公忠”洗澡除尘、醒脑治病,做到“心无杂念”、不怀私欲,始终坚持“心中嘹亮”,以自重铸品德、以自醒管小节、以自警慎言行,坚守“公心”,不偏不倚、一以贯之,成为人民“靠得住、信得过”的好干部,实现政清民安。(刘奕麟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