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工作,手机里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工作群。不管大事小事,群里总能响起各种消息、发出工作任务,上到领导干部,下到普通干部,如同收到行军打仗的指挥信号,纷纷在第一时间放下手头事情,严阵以待发出来的工作任务,第一时间回复。长此以往,基层的干部职工,在层层发号施令的累加下,变得苦不堪言。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担当着重要的使命任务。可现实却是,基层工作群的收到回复是多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却是少了。作为上级部门的党员干部,不应该只满足于“裁判员”的角色,而要主动当好基层的“服务员”和“指导员”,掌好基层工作的方向盘,把实的要求贯穿始终,解除基层“指尖”之苦,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解除基层“指尖”之苦,需要多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但在基层调研中,部分党员干部做起了只会动嘴的“指挥家”,没有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存在的困难展开调研,只是走形式、走过场,下到基层谈几个问题、提几条措施,就视为已完成调研任务,没有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反而增加基层干部的负担。对此,上级的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了解基层真实感受,坚决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城拔寨”的攻坚克难精神,切实通过调查研究解决基层问题,将一张张“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负担。
解除基层“指尖”之苦,需要为工作减负。作为上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克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主动推动清理减控“僵尸类”“空壳类”“功能重复类”的信息平台,从手机APP、工作群等入手,各类应用、数量该精简的精简,工作群能退的就退掉,避免同一个村(社区)重复建群的现象,只需要保留一个到两个必用群,所有的任务、相关信息都在这一两个群里发布,也不用担心漏看信息、耽误工作,切实给“指尖”松绑,为基层干部减负。
解除基层“指尖”之苦,需要体现责任担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门如果直接通过工作群向基层派任务、提要求,这样可能导致基层干部任务负担过重,真正投入基层一线的时间精力有限,影响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作为上级部门的党员干部,应该用正气鼓舞人、用朝气激励人、用勇气折服人,体现自己的责任担当,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基层干部“键对键”的时间短了,才能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和群众“面对面”的实事上来,做到“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唐经尧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