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原则和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不少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遵规守纪是保护自己、谋求发展的最好方式。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自内心尊崇纪律、敬畏纪律,使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首要在勤学善进。只有学深悟透,才能学以致用。重点学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保真学真懂、入脑入心,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既要把两万余字的《条例》读薄,使条款内容从陌生到熟悉、从纸上到心里,从而知纪明纪。也要把《条例》里面的“寥寥数语”读厚,如“两个维护”“四个意识”“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党的规矩”等,真正吃透弄懂,促进守纪正纪。“如果你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同理,学《条例》不能只学《条例》,还要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根本在洁身自好。只有自身干净,才能顶天立地。同为党员干部,有的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有的贪污腐败、锒铛入狱,不同的结局体现了修身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身为党员干部,面对“糖衣炮弹”,务必算清人生“七笔账”、坚定心中“一个理”。人生“七笔账”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是非题,需要我们明辨是非、慎终如始。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等“七笔账”笔笔关己、账账清晰,自当时时自省、处处自警。心中“一个理”即“自身干净是做人做事的最大底气”,一个人的最大底气不是当多大官、有多少钱,而是自身干净,自身干净则心安理得、安生服业,否则心里有鬼、不得安生。
关键在干事创业。只有干事创业,才能无怨无悔。过来,党员干部中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亟需扭转。一种不良现象是把严管当作束缚,误以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另一种不良现象是把保障不足当作躺平借口,想当然有钱就干事、没钱就不干事、有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无须讳言,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越来越严,但也越来越规范高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张彪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