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敢于争“先”

来源:西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8/05 09:22:00

每逢开会、业务培训等,一些党员干部总是喜欢往后排坐,把前排位置空了出来,后排座位俨然成了这些党员干部的“风水宝地”,还有甚者更会因为没选到后排的位置而“懊恼”,为什么前排座位空空如也,后排座位却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不争“先”不争“前”反倒争起“后”看似是谦虚、礼貌,为别人“着想”、为别人“留位”,背后可能是不思进取、不敢担当的体现。在工作中不争“先”的干部,遇到急难险重,立刻化身“鸵鸟”,生怕被领导看到,派发“急任务”“重任务”,遇到“难活”“重活”便用“万般”借口拒绝或拖延。看似“无欲无求”“不争不抢”,实则是不想干事、不愿担当的“隐性躺平”,是万万不可取的。

一个不敢“往前坐”、不想“往前坐”的党员干部,如何能挑得起最重的担子、啃得了最硬的骨头、接得了最烫的山芋,又怎能敢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干部就是要干事,就是要担事,这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干部的价值所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摒弃争“后”的错误思想,抢争“先”。

业务学习抢争“先”。在党纪学习教育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不如好好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做到逐字逐句学条例、学原文,有没有入脑入心有戒尺。党纪党规也好,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也罢,都要做到先学一步、快人一分,学深一层、多悟一分,要跑在前头,而不是跟在后头“慢慢悠悠”。吃透党的政策法规、熟透业务相关知识,在业务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工作实操中磨砺自己,才能在工作过程中“披荆斩棘”“遇浪劈浪”,才能成长为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业务精兵、岗位标兵。

工作服务抢争“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时要主动一点、抢先一步,不能只等问题找上门,而是要沉下身去,走到群众身边倾听问题、查找问题,主动、抢先为群众解决问题。工作要想在前、做在前,“上升一级想问题、下沉一级做事情”,培养自己的“争先”习惯,涵养自己的“为民”情怀,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办好群众的身边事。(李敬一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