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 从“春夏秋冬”中感悟“廉洁之道”

来源:孟连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8/06 17:24: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廉洁奉公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风范。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社风之表率,应从“春夏秋冬”中感悟“廉洁之道”,树牢“底线”意识,以清风作伴,守住“一袭白袍”。

“廉”逢仲春,积蓄“务实笃行”的充沛底气,涵养“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动摇。守住廉洁“信念关”,如同早春播种的一粒粒种子,在红色基因中孕育,在理想信念中浇灌,在纪律规矩中修剪,最终才能不折不扣“颗粒归仓”。扎紧廉洁“安全带”,党员干部应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气神,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积蓄“务实笃行”的充沛底气,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廉”逢盛夏,秉承“一尘不染”的浩然正气,涵养“宁做清风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的缄默高志。廉,是夏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始终坚持洁身自好的道德修养。自古以来,莲花就是清正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领导干部来讲,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广大党员干部应发挥“领头羊”作用,学习并发扬“花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做“不蔓不枝,形端影直”的守矩人,不入“温柔陷阱”、不收“小意思”、不听信“谗言”,净化自身“朋友圈”,树牢清廉底线。同时守住“前院”,堵住“后门”,管好“小门”,筑牢“家庭防线”,坚守清正廉洁。在风清浪细中涵养“一尘不染”的浩然正气。

“廉”逢金秋,砥砺“对党忠诚”的铮铮骨气,涵养“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的党性修养。廉,是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高洁之志。菊之廉,在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南宋陆游有诗云:“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对党忠诚是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党员干部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言行,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扣好“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忠诚之扣。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力和韧性,在学纪中锤炼党性修养,坚持挺纪在前、执纪从严的过硬作风。在汹涌前进中砥砺“对党忠诚”的铮铮骨气,始终坚守“执法公正”的价值取向。

“廉”逢清冬,淬炼“为民之情”的坚定锐气,涵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公仆本色。廉,是寒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担当。党员干部要胸怀为民之情,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以“廉洁”为重,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忘我精神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奉献精神全力以赴办好群众事。锻造过硬的勤政廉洁作风,淬炼“为民之情”的坚定锐气,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照清廉之镜,扣好廉洁自律的纽扣,保持理智和清醒,防止私欲膨胀、利令智昏。拿出“钻劲”“韧劲”武装头脑,立足于当下,着眼于长远,经常沉入一线基层,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干好、干实、干出真效果。在逆境中保持正确的信念、清廉的情操,固守廉洁自律的公仆本色。(鲁丹娜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