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意为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身为党员干部,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要做到在知足中知不足,在有为中知道哪些不能为。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知足是一种智慧和境界,《增广贤文》中讲,“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并不是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对物质生活、功名利禄的一种自在满足,守住“知足”的心境,或能“出淤泥而不染”。古人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欲壑难填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纵观古今贪污腐败的官员,皆是深陷于追求物质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因为知足,孔子的弟子颜回箪食瓢饮,身处陋巷,却不改其乐;心中知足,诗人陶渊明在淳朴的田园生活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适。
知足才能常乐,如何在物欲横流、声色犬马的社会中不迷失方向,坠入欲望深渊,党员干部要懂得知足感恩,从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内心的宁静,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方能行稳致远。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知不足是对自我的一种清醒的认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短处,关键是要有刀刃向内、直视不足的勇气,“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知道自身的弱项、不足之处,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做到常思常问、常反躬自省,不断克服缺点,及时补上短板,使自己不断得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唯有知不足,才能获取动力,努力追赶,见贤思齐,日益精进。
“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党员干部既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向老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做到“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着力克服自身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等问题,化知自身的“不足”为干事创业的“不知足”。从政为官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知物质之足,思学问之不足,方能日益精进,有所作为。(鲍小生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