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望闻问切”之法 为政治巡察开良方

来源:思茅区委巡察办     发布时间:2024/08/12 18:01:00

巡视巡察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开展市县巡察是把巡视利剑直插基层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现问题的“政治体检”。“望、闻、问、切”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医施治方法,也称“四诊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巡察的“政治体检”与老祖宗的“四诊法”有同样的辩证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巡察工作就是帮助被巡察单位找“病灶”、查“病因”、除“隐患”,在“治未病”“治小病”上积极作为,防止被巡察单位的错误问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望诊,观察气象,诊其外观。通过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巡察工作要把功夫下在日常,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然于心,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党的领导职能责任和“三定”规定熟记于心。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运用政治的眼光、政治的思维,从政治的维度来观察分析思考问题,透过业务看政治,透过表面现象看深层次问题,透过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一般性问题,看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闻诊,详闻细嗅,找准问题。运用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声音和气味变化,以诊断疾病。巡察直面的是党内监督,关联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失。要站稳人民立场,以夙夜在公的精神状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关注、最为敏感、最为直接的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问题入手,搞好“赤脚巡察”、田间巡察、家常巡察。要练就灵敏的“嗅觉”,通过翻阅会议记录、会计凭证等一手资料,嗅到被巡察单位发生的“琐事”,找寻存在“大事”的“小切点”,发现“小事”背后隐藏的“大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才能看得清、看得深、看得透。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问诊,主动询问,搜集“症状”。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症状、既往病史、饮食喜恶等情况,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巡察谈话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查找政治偏差,根据被巡察单位发现的问题,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制作谈话提纲,提问直接犀利,传递管党治党的强烈信号和压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被巡察单位工作做得行不行,职责履行得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巡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知晓巡察、参与巡察、支持巡察,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切诊,找准脉相,对症下药。运用指端的触觉,对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结合望、闻、问三诊,准确诊出病情,切出病因,开出良方。落实政治巡察要求,要把握被巡察地区、部门实际,紧盯行业领域主责主业,紧盯全面从严治党主要矛盾,紧盯“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精准发力,有效发现、推动查处解决问题,夯实廉洁根基。要强化巡察整改,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条条都整改、件件有着落。(秦艺菲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