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保障、落实效果来看,个别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出现了偏差,导致一些利民惠民的政策降落时未降落到“着陆点”。政策举措的推动力究竟多大、对民生福祉的惠及程度到底多深?让好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狠抓纠风治乱。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困难,执行效果歪斜,部分干部思想上强调地区的特殊性,曲解上级文件内涵,将上级政策束之高阁,实施方案表面一致,但背后却背离初衷。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紧盯群众民生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多部门的恰当分工和通力合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解决问题、政策落到实处的强大效能,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和治理能力和水平。
狠抓学纪知纪。干部要有担当,“芝麻官”也要有“千钧担”。要把学习党纪和作风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一堂永远不会结束的课,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弄清楚相关纪律条款、内在逻辑,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树立正确“政绩观”,对于党和人民交予的任务,哪些能做,不管“政绩”如何,都要积极科学地做,将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于各个方面。行事前先想一想、看一看是否合乎纪律规矩,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执政观念,始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狠抓持续发力。一些好政策,开始时轰轰烈烈,突击猛进开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做不到一以贯之,尤其是领导换届、重大任务接踵而至时,更是让原有政策难以继续执行,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干部要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向先进典型看齐、对标对表,持续发力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去考虑。锚定政策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深刻认识政策的复杂性、困难性,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战略定力。(周芋杉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