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一些关于“边缘化”的讨论,有些人将“主动边缘化”“美化”为“职场策略”,更有甚者为“自我边缘化”“正名”,称它为体制内的“另一种活法”。这种所谓的“生存法则”被有些党员干部“奉为圭臬”,领导交办的工作万般推脱、推脱不了就能拖则拖;领导让做的事情,能做,只是做得好做不好就另说了。久而久之,自己下得这“一盘棋”,终于迎来了“曙光”——领导不再找自己做事,自己逐渐在单位“隐身”,忙碌的总是别人,而自己“闲哉”“悠哉”“美哉”。
“自我边缘化”的年轻干部奉行“佛系”观念,早早过上了“躺平”的生活,年纪轻轻便成了“浑水摸鱼”的“老油条”“老江湖”,实践着“边缘化”的错误“生存技巧”。“自我边缘化”的中年干部“奉行”“颓系”观念,对于工作晋升不抱任何希望,也乐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天度日,将自己远离管理工作的中心,远离履职尽责的前台,远离服务发展的阵地。“自我边缘化”的老年干部“奉行”“淡系”观念,大事不参与、小事不关心、烦事不沾边、小事不用心,乐得当个“旁观者”“逍遥派”“甩手掌柜”,只求一个平稳过渡到退休。
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将自己主动“边缘化”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自己的理想信念偏差,上进心不强、敬业精神不足、创新意识不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能干事、会干事、善成事,而不是只想平平安安占位子,形如“政坛摆设”,状若“公堂木偶”,做“边缘化干部”,遇事或躲或拖或敷衍了事,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全然抛之脑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正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行途漫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拧紧“总开关”,加强党性观念,树牢宗旨意识,强化身份意识,深化责任意识,巩固担当意识,正确认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正确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作为。
“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有抱负、敢担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是最起码的为政之德。“为官不为”对不起组织的栽培,更对不起人民的信任。广大党员干部要谨防“自我边缘化”的错误心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知重负重,用自己的硬肩膀挑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李敬一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