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际,又是一年月下团圆时。这种独特的家风,源于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立在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中,日益体现在当下的生活里。在与家人共赏金月的同时,要从月圆之相中领悟家风建设的关键,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又守住自身行为的尺度,于家则人才辈出,于国则政通人和。
天涯共此时,赏月圆之形,做到家有良规。无规不成方圆,月圆有形,正如家中有规,家规反映着一个家庭的面貌,更决定着一个家族的兴衰。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家规?是饱含哲理的长篇大论,还是话糙理不糙的生活警示?古往今来,无论是孩童们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还是饱含思辨的《颜氏家训》,虽然外表变换,尽管受众不同,但是思想却是相同的,都是教育怎么成人,怎么为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正是家规的基本功能。好用的家规,前提是“好”,具有警示和规劝的作用,关键是“用”,能用家规来约束行为。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家规来圈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把“好用”的家规“用好”,做到心中有数。
天涯共此时,赏月圆之意,做到家有优教。月圆寓团圆,这正是一辈辈口口相传的家教,也是长辈对晚辈留下的无私温暖。在孩童时期,人就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在这张白纸上作画的笔,整幅画的好不好完全取决于笔,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正如小树苗,在其身上割一刀,即便长成参天大树,这道疤痕却仍然存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必须以身作则,既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做人的气节和骨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天涯共此时,赏月圆之美,做到家有善风。从老一辈口中道出的一条条为人的规矩、处事的“红线”,日常以身示范的一例例寻常的生活习惯,构成了家风最鲜明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但从那些被查处的问题干部中不难发现,“夫妻档”“父子兵”“全家腐”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式”腐败正成为腐败的新形态。究其缘由,家风不正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广大党员干部在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规矩上,必须从重视家风建设开始,摒弃奢靡之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廉洁自律的榜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与家,在国人的语境中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努力。只有加强家风建设,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社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邝鑫雅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