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怕担责”束缚住手脚

来源:景谷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0/08 09:19:00

近日,某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以“农村宅基地办理权刚转交,业务不熟悉,害怕出错”为由,拒绝为村民办理农村宅基地手续,引发网络热议。害怕担责、不敢办事,反映出担当精神不足和责任意识缺失。读者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鼓励党员干部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努力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骨干力量。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多年的光辉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要持续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同时,要正确引导干部看待问责机制,明确问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而不是惩罚干部。只要干部依法依规、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就不必过分担心被问责。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社会治理的效果和质量。上级领导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要求,能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取决于干部素质的高低。要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信心、有底气,敢于担当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同时也一再提出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用好用活容错纠错机制,为干部担当作为撑腰鼓劲。对在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要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区分是因主观故意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对那些出于公心、为了推动发展而出现的失误,要给予宽容和理解,让他们在工作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担当作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勇立新时代的潮头,我们呼唤更多有担当、有作为的党员干部,敢于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景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