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楷模之光” 争做时代“灯塔”

来源:澜沧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10/10 10:21:00

近日,中宣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杨士莪同志用一生的坚守和付出生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标杆,追逐“楷模之光”,汲取他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勇于奉献的精神力量,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勇毅前行,争做时代“灯塔”。

追逐以身许国的“楷模之光”,涵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子之心。“志之所趋,无远勿届。”杨士莪是我国水声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水声专业。他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读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铮铮誓言,始终把祖国需要作为人生奋斗目标。20世纪50年代,“水声学”还属于国家空白学科,为了国家的需要,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身心投入研究“水声学”,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带队完成了由我国科学家首次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作为党员干部,要以杨士莪为“灯塔”,追随楷模的足迹,逐“光”而行,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要勇于担当,在紧要关头、危险时刻、重大任务面前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追逐一心向党的“楷模之光”,涵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我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杨士莪60多年来,带领团队不懈努力,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耳朵”,牢牢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他说:“我们党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为了更好地满足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按照党指引的这个方向,再往前进。”作为党员干部,要汲取杨士莪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奋进力量,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坚定志向。要铆足干劲,积极主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追逐甘于奉献的“楷模之光”,涵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忠诚之心。古往今来,榜样模范都是有形的“标杆”,传递着无形的“能量”。杨士莪用一生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无论是在科研前线还是在三尺讲台,无论是青春时期还是耄耋之年,他都以坚定挺拔的“站姿”,坚守内心最笃定的热爱与选择,被学生们亲切称为“一站到底”院士,为我国累计培养了110多名硕士、博士。“夕阳已落青山外,犹映晚霞满天红。”杨士莪对水声事业的热爱和坚守,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引领我们在正确的航道上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科技、教育工作者要向“时代楷模”致敬,从杨士莪“故事”中汲取奋斗动能,铭记他的初心,追寻他的脚步,挑大梁、担重任。要积极融入和投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勇毅前行,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力量。(鲍小生 || 责任编辑 龚静)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