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盟誓代表后代寄予亲切关怀和勉励,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领袖爱人民的深厚情怀,饱含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谆谆嘱托。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一座不朽的丰碑,迎来了又一历史性时刻。
不朽丰碑,见证民族团结进步。“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各族群众举行盟誓大会,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立下誓词碑,成为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宁死不屈的傈僳族代表李保,恪守誓言的佤族青年岩火龙,一生跟党走的傣族代表召存信……盟誓立碑后,各县代表以适合各自的民俗民情方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团结的代表,他们坚贞不屈的事迹、恪守誓言的精神在云岭大地代代传承。
不朽誓言,引领各族儿女前行。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云岭各族儿女秉承和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围绕“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心一德跟党走”的不朽誓言。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云南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发展,从交通末梢到开放前沿,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坚定不移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的民族实现“一步跨千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累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37个。听党话、跟党走,各族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各民族团结幸福之歌越唱越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具体。
誓词精神,续写民族发展新篇。“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盟誓代表后代深情嘱托,饱含着对发扬先辈光荣传统、续写誓词碑故事的殷切希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云南“一个跨越”“三个定位”的战略目标以及“3815”战略发展蓝图,大力发展“三大经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高质量发展中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心底,成为自觉,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加快云南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王静 || 责任编辑 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