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落实”即表面上落实,实际没落实。“软落实”具有欺骗性,表面轰轰烈烈,实则一动不动,一旦陷入“软落实”的旋涡,就会在“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搞形式”的习惯中迷失方向。
谨防“脱离实际”式“软落实”,坚决杜绝“原地踏步”。一些干部热衷于“软落实”,跟着上面“照虎画猫”,以“蛋生蛋”的形式发文开会,不调查研究,不结合具体实际,看似在落实,实则因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而难落实。看起来很美,形式越搞越繁琐,该干的事情总是在原地踏步,百姓得不到实惠。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坚定向上的信念,勇于担当、勤于思考,不当文件和会议的“搬运工”,要认真研究工作,更新知识,了解掌握政策和制度规定,加强调查研究,在摸准上情、吃透下情、了解外情基础上切实把握工作实情,结合实际真抓落实,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不悲观、不懈怠、不消极,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往前靠,遇到事情向上迎。
谨防“雷声大雨点小”式“软落实”,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在抓地方经济发展中,有的领导干部盲目“跟风”式抓发展,看到其他地方种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什么见效快就做什么,不结合当地实际,开头搞得轰轰烈烈,说得头头是道,最后却是“高举轻落”甚至出现“热闹开场的烂尾楼”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还失去了民心。工作落实得好不好看,不是“包装”“唱功”,而是“实绩”“结果”。“面子工程”搞不得,“表面文章”不长久,只有全方位调查研究,以精准化、精细化的思维来规划目标,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始终把握好政策执行的度量,以效果为导向检验“真假”民生工程,才能彻底让“面子工程”失去可滋生的土壤。
谨防“滥竽充数”式“软落实”,坚决杜绝“蒙混过关”。当下有的干部以表演式勤奋自我感动,而本是干部担当作为金名片的“加班”也常被扭曲成为滥竽充数的遮羞布。将加班当成领导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升迁有望的“敲门砖”,因此大搞“假大好”的虚名工程,上班时间可以做完的事情却磨洋工干干停停,等到晚上露张脸兜兜转转,加班加给领导看赚个“印象分”,甚至有些还将“奋斗”的场景发到朋友圈,目的除了“炫耀”以外,还可能是为了让领导看到自己在“努力加班”。久而久之陷入思想误区,长久下来只会催生加班加点干不完、忙上忙下干不好的政治“疲态”。为防止表演式勤奋成为抓工作落实的“榜样”从而一路“披荆斩棘”,我们应该在“八小时”内叫停手机看看、出门转转、找人唠唠的效率空转,自觉涵养“严真细实快”的狠劲大干快干抢着干、一天当作三天干,着力推进日结日清、案无积卷的良性驱动。同时,对那种真抓实干、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则给予一定的惩罚,有效避免表演式勤奋,唯有如此,才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李姗霓 || 责任编辑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