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巡察,这一党内的监督利器,承载着人民的期盼,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要想让巡察工作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就必须在“味道”上下功夫,以“辣味”“真味”和“实味”烹制出巡察盛宴,让每一项工作都能触动灵魂,滋养初心。
以“辣味”唤醒责任意识,让巡察利剑更显锋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走好为民巡察之路,巡察干部须秉承“敢于斗争”的决心,培养斗争本领,敢于善于斗争,敢于较真碰硬。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巡察中敢于亮剑、勇于舞剑,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不怕得罪人、敢于唱黑脸,勇于揭露问题,动真碰硬、辣味十足指出被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推动被巡察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切实把责任扛起来。
以“真味”书写巡察报告,展现问题原貌与深度。巡察报告,是巡察工作的精华凝缩,它不仅揭示了被巡察单位的问题所在,也映射出背后的原因与教训,要让被巡察单位切实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充分运用巡察报告。打造一篇高质量的巡察报告,巡察人员必须坚守“实事求是”的准则,从海量的数据和案例中筛选提炼,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据可依,每一句陈述都能切中要害、精准有力。在撰写报告时,应侧重于揭示问题的深层逻辑,既要高屋建瓴,也要贴近现实,通过鲜活的实例和翔实的数据支撑,让被巡察单位既能领略问题的严重性,也能感知整改的迫切性,从而使报告成为推动整改落实、促进长效发展的镜鉴。
以“实味”检验整改成效,确保巡察成果惠及群众。巡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整改环节,至关重要。唯有将整改落到实处,才能赢得民心,彰显巡察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扭住责任链条,推动被巡察单位将短期改正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不仅要解决当前的问题,更要预防潜在的风险,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在此基础上,巡察组还需密切跟踪整改进展,倾听民声,解决民困,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从中获益,感受到清正廉洁的氛围就在身边弥漫开来。( 罗吉杉 || 责任编辑 普纪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