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松绑减负” 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来源:思茅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1/10 08:54: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越是恢宏的目标任务,越需要全党上下齐心协力抓落实,越需要广大干部真抓实干,越需要优良作风提供坚强保障。如何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让广大干部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抓改革、促发展,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道“政治必答题”,必须从源头下手,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着重从思想源头“下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的任务经过层层分解需要由基层进行落实,但基层的权力和资源有限,统筹开展好各项工作常常捉襟见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小马拉大车”问题。如果不从源头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基层干部从名目繁多的督查考核中解脱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形式主义的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基层干部就难以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到抓落实上,难以把心思智慧倾注在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要注重思想引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主线,持续增强抓落实的意识,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从组织源头“下手”。一些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比如,一些上级单位以简政放权、属地责任等名义,只向基层压任务但不给指导和资源,导致基层任务“超载”。整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从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安排部署工作时要实事求是,党委(党组)履行好主体责任,求真务实,基层搞花架子、“材料政绩”等就少了生存空间。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全面准确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深入一线倾听基层群众呼声建议,既能为科学决策、正确领导提供有力保障,也可以推动基层谋实事、务实绩。

从监督源头“下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服务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加大纠治力度,不断取得工作新成效。以政治监督保障改革落地,加强对改革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着力纠治借改革之名大搞文山会海和频繁无效的督检考等问题,坚决防范片面理解改革要求、机械推进工作等现象,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以铁的纪律营造严的氛围,强化对减负各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发现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绝不放过,把严的标准立起来、落下去,让老问题逐渐减少、新问题难以蔓延,为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缪志争 || 责任编辑 普纪宣)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