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沦为违法乱纪的“候补者”

来源:墨江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2/21 15:13:00

党员干部要能力作风过硬,才能被组织纳入“候补者”行列培养。但遗憾的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缺失、革命精神缺钙、理想信念动摇,将党纪国法抛于脑后,在别有用心之人的腐蚀围猎中,频繁“越线踩雷”,逐步沦为“前腐后继”的“候补者”而不自知,直至“东窗事发”落马后才如梦初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觉净化政治“三圈”、守好廉洁“三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警惕沦为违法乱纪的“候补者”。

净化社交圈,绷紧廉洁“防线”。党员领导干部并非生存于社会“真空”中,也会有社交活动、人情世故和礼尚往来。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讲,结交了什么人、如何结交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事关党的政治生态建设的大事。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例,因交友不慎,被“温水煮青蛙”“请君入瓮”拉下水,踏上不归路而锒铛入狱的党员领导干部屡见不鲜。然而,领导干部想在从政路上走得稳、走得远,就必须守牢交往关,把握好交往中的原则、界限和规矩,时刻保持“人情交往当中有政治”的绝对清醒,择善而交、择贤而交,“辨”清交什么人、“看”清吃什么饭、“想”清说什么话,多看“前车之鉴”,多思“失节之患”,正好心、管住手,让个人“社交圈”清清爽爽。

净化生活圈,守住廉洁“红线”。生活纪律是党员干部在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则,关系党的形象。“一人不廉,全家不圆。”从近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出问题的干部大都生活圈“破防”,亲属沆瀣一气,“家人涉腐”甚至“全家贪腐”。如何管住身边人,家风建设则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终身课题。要带头落实廉洁齐家、廉洁治家的,赓续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管好生活圈、管住家里人、管严枕边人,遏制“抱团贪腐”“围猎”,让家庭成为廉洁从政的温暖“港湾”。要从立场、品质、能力、意志上主动检视、勇于纠正自身的缺陷,不断增强抵腐定力,做到八小时内外“一个样”,筑牢家庭廉洁“防火墙”、浸润廉洁家风“和心田”,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政风。

净化朋友圈,严把廉洁“底线”。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结交朋友,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工作需要。领导干部大都身处关键岗位、手握核心实权,如果交友不慎,就容易成为“损友”拉拢腐化的对象。被查处的不少干部,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朋友圈”变质为“利益圈”,身陷圈套却沾沾自喜,一步一步陷入犯罪的深渊。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党员领导干部要多交品行正直、志趣高洁之人,远离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人,从变味的“同窗情”牢笼中挣脱束缚、掸走“心尘”。同时,要常戴“有色眼镜”甄辨“朱”“墨”“益”“损”,做到“利诱心不动,色惑目不眩”,真正管严自己的“嘴、腿、手”,让朋友圈“清爽通透”。(刘文凯 || 责任编辑 普纪宣)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