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要淬炼“五力”争做“五种人”

来源:景谷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4/16 10:25:00

在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斗争的漫漫征途上,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重大使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深切期望。为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淬炼“五力”争做“五种人”。

淬炼政治定力,争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政治定力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古人云,“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最前沿,时刻面临着各种诱惑与挑战,唯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方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坚守初心,真正做到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做政治上的“清醒人”。

淬炼学习能力,争做本领素养的“带头人”。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浪潮下,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成为纪检监察干部紧跟时代步伐、契合工作需求的必然选择。我们既要在学习上冲在前,又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一方面对纪检监察业务和工作流程熟知善用,准确运用纪律和法律“两把尺子”;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和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监督执纪思路方法,做提升本领素养的“带头人”。

淬炼实践能力,争做群众的“贴心人”。基层,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困难突出、矛盾集中、服务群众的“主战场”,更是监督执纪,提升实践能力的“大熔炉”。纪检监察干部应主动投身基层,坚持眼睛向下看,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到群众中去,自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做群众的“贴心人”。

淬炼工作定力,争做善于执行的“内行人”。工作定力,就是不管在哪个岗位,不管干多久,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花了62年的时间培育出西瓜、哈密瓜、甜瓜等30多个品种,她几乎把一生都“种”在了瓜地里,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但“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这句话是她对工作定力最生动的诠释。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定力就是敢得罪人,保持“斗争”底色。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工作定力,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把工作看成为党、为国、为人民的事业。我们在斗争过程中,就会懈怠退让、松劲歇脚、疲劳厌战。工作中我们既要敢于向各种歪风邪气、阻碍发展、影响改革、破坏生态等行为说“不”,更要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发展、保障执行上善于说“行”,争做执行的“内行人”。

淬炼生活定力,争做遵规守纪的“廉洁人”。生活定力,就是要守好自己的心,管住欲望。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备天生的“免疫力”,因职业特殊性,纪检监察干部更容易成为腐败分子“围猎”和“腐蚀”的对象。“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强化自我约束,严守纪律底线,坚决抵制不良诱惑,做到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姓“公”,不姓“私”,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算清人生的七笔账,家庭的荣誉、社会的尊崇、个人名节也是我们的“收入”。面对各种诱惑时,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守“纪”心,做遵规守纪的“廉洁人”。(李芳 || 普纪宣)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