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一过,茶山便醒了。嫩黄微绿的芽尖冲破蛰伏了整个寒冬的地气,等待在滚水中舒展成一杯春意,沸水倾入茶壶,茶叶在其中翻滚、舒展,浮浮沉沉间,一室清香四溢。在基层工作中,青年干部就像这杯新茶,从蜷缩到舒展,从青涩到醇厚,都在时间的冲泡下,“浮”与“沉”交织成篇,只有耐住性子去品味、去参透,方能孜孜不倦、行稳致远。
需祛浮躁之尘,修沉潜之力,于“跬步积”处谋“千里成”。茶叶入水先是浮于表面,随着慢火熬煮,叶片慢慢舒展、下沉,茶色渐浓,茶香四溢。初入基层的青年干部,往往满怀热情却缺乏经验,像刚接触水的茶叶,容易急于求成、“浮”于表面,此时的茶水也是寡淡的、索然无味的。殊不知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古籍、实验室,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探寻青蒿素的线索,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却从未被浮躁裹挟。她沉潜于科研深海,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一朝功成,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卓越贡献,以微小积累收获伟大成就。又如达芬奇,从画蛋起步,在看似枯燥的基础练习中打磨技艺,褪去急于求成的浮躁,练就深厚画功,为日后惊世之作奠定基石。因此,青年干部要摒弃浮躁的心态,沉下心来、深入群众,在调解纠纷时用方言俚语叩开老乡的心门,在抗台防寒中借艰难险阻淬炼沉稳的品格,在走访入户后将所见所闻化作民情的地图,用时间去打磨自身经历,从“浮”于表面的新手小白,成长为沉稳老练的行家里手,将基层的这盏茶越煮越醇香。
需执初心之炬,驭浮沉之势,在“探幽微”中守“方寸心”。人生之旅,波谲云诡,有高峰时的荣耀加身,亦有低谷处的黯然神伤,恰似沸水冲入杯中,茶叶或浮或沉,或舒展或翻转,但自始至终释放着蕴藏在内的清香与甘醇。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屡遭贬谪,从朝堂中心至偏远黄州、惠州、儋州,生活境遇一落千丈。可他始终秉持着为国为民、豁达洒脱的初心,在逆境中探索人生新境界。于东坡之上种地、酿酒、写诗,把困苦化作诗意生活的养分,以不变初心应对万变世事。无独有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功成名就后没有躺在荣誉上安享晚年,而是怀揣着“让天下人皆饱食”的初心,继续投身稻田科研一线。面对科研中的疑难、外界的质疑,他初心如磐,向未知领域勇敢进发,哪怕鲐背之年,仍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奔波不辍。我们身边同样不乏那些在田间地头上丈量每寸土地、在深夜灯光下修改工作方案、在群众期盼中挺直坚毅脊梁的党员干部,恰似茶叶在杯中不断释放的茶香,将为民服务的初心浸润至每道茶汤。正如老茶农世代相传的制茶秘诀:“守住青叶本真味”。正因如此,青年干部更要如茶叶般,无论经历多少次冲泡,始终坚守着最初的使命,书写无愧于人民的答卷,为群众奉献出最美好的“茶香”。
需聚沉淀之功,解沉寂之困,凭“夯根基”以筑“凌云厦”。每一片茶叶在成为杯中香醇的主角前,都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岁月,默默积蓄力量,人生若欲绽放华彩,同样离不开深厚沉淀,用汗水与磨砺筑牢根基。初入基层时,青年干部带着壮志凌云的抱负,却常在协调矛盾时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捧着事必躬亲的真诚,却在推动变革中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这些工作中遇到的沉寂低谷,如同沉入水底的茶叶与茶盏中渐凉的水温,悄然消磨着最初的锐气。但“沉”并非停滞,“潜”也并非终点,科学界的传奇人物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之前,是无数个日夜在知识海洋中的苦学钻研,对天体运行、力学原理的深入探究。正是早年积累的深厚学识,让他能在苹果落地那一刻,灵感迸发,开启经典力学的新纪元,筑起科学史上的巍峨高楼。再看商业领域,华为公司创立初期默默深耕通信技术,不被短期利益诱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核心技术。当国际竞争的风云骤起,华为凭借多年沉淀的技术优势、人才储备,突破重重封锁,从寂寂无闻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于个人成长而言,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在沉淀中积蓄力量,待有需要之时以创新之姿突破重围,必能在“沉鱼静影”中实现“鱼跃龙门”的跨越,在厚积薄发中创造一鸣惊人的实力,实现从沉淀到突破的华丽转身。(王曦影 || 责任编辑 普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