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巡察深度 护群众利益

来源:宁洱县纪委县监委     发布时间:2025/04/25 14:02:00

市县巡察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党的巡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高质量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坚持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扎牢织密监督网,做深做实做细市县巡察,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断增强推动对村(社区)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深化对村(社区)巡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正在基层落细落实。巡察是政治巡察,本质上是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目的是坚持好、巩固好、维护好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社区)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县级党委要通过深化对村(社区)巡察,直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位没有、到底没有,查找和纠治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以及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增强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巡察的方向在基层、重点在基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我们要把握巡察工作价值取向,突出直接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特点,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巡察成效的根本标准,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惠民利民的实际成效,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村(社区)党组织始终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最直接、最重要的纽带,同时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基层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县级党委要站稳群众立场,通过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督促基层党员干部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可感可及,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健全拓展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巡视巡察制度,把利剑直插基层。中央巡视工作规划明确要求,推动巡察工作向村(居)和基层站(所)党组织延伸,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巡视巡察监督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是把上下联动监督网延伸到最基层的重要一环。县级党委要扎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基层监督力量整合起来、调动起来,深化对村(社区)巡察,有效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强化纪检监察机构和组织部门对整改的日常监督职能,确保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条条都整改、件件有落实,以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小问题”,赢得民心向背的“大政治”。

深化对村(社区)巡察,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更为痛恨在自己身边嗡嗡乱叫的“苍蝇”“蚊子”,只有拍掉这些“苍蝇”“蚊子”,群众才会切身地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县级党委要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切实在维护党规、严明党纪、改进党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中发挥独特作用,让基层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常在、震慑常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同时,严肃整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督促基层党组织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李晓君 || 责任编辑 普纪宣)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