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的身影

来源:普洱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2/07 14:30:59     作者:苏贤益

春节期间一直宅在家里,每天以写稿度日。直到大年初六,接到单位办公室电话,让我跟随领导到县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纪律作风情况监督检查。

初七一早,我们的新春走基层开始,离开所在地思茅前往景谷县,刚进入宁洱收费站,车就被执勤的交警拦下,接着是询问来路和去向,查看了我们的身份证和工作证,值班医生为我们量了体温,一系列程序按要求很快完成,我们继续前行。

离开宁洱,我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着那些戴着口罩忙碌的身影,这也是这一路上看到最多的人物素描。

这个春节,虽然不出门,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戴口罩的身影。电视里、网站上、微信里到处都是戴着口罩忙碌的身影。他们之中,有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有交通警察、有医生护士、有一般干部、有社区村组干部,也有普通市民群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防范疫情,防止扩散蔓延。

当车行至宁洱县与景谷县交界处的小黑江一号桥,刚过桥头,又看到一个临时设置的交通管制检测点,远远就能看到有交警、医生和当地值班人员,映入眼帘的仍然是那些戴着口罩忙碌的身影。

在这个监测点,前两天刚发生了一件被上级点名的事,原因是一名从黄冈回来的过客要经过景谷县到临沧去,经多方说服劝阻未果,对方都执意要过,并向上级相关部门举报。

经了解,监测点并没有对其无理,提供了饭菜,在劝他返回未果的情况,安排交警护送其过境景谷。在这位同志进入临沧境内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景谷交警又护送其到指定酒店进行观察。

这些举措,既发挥了临时交通管制监测点的作用,也表现出当地党委政府和执勤人员认真负责的精神。

我们来到景谷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部分成若干个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忙碌着。这时,正在拍照片的一女同志向我打招呼,透过口罩,我认出是县委宣传部的青年女作家张亚。我们谁也没有摘下口罩,但我们都欣喜地向对方点了点头。

景谷县严格排查,梳理出外来人员和返乡过年人员详细名单,随时检测相关人员身体情况。利用乡村大喇叭加大疫情防控知识,讲清聚餐聚会的危险。针对口罩不够用的问题,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缝制口罩。

与景谷县交界处的镇沅县按板镇红星白沙坡临时交通管制检测点,在公路边搭了一个临时帐篷,24小时都安排人员值守。在这里,看到的仍然是交警和白衣战士戴着口罩忙碌的身影。对进入镇沅县地界的车辆进行登记、检查,对乘车人员进行测量体温、查看证件、询问登记。

镇沅县结合实际发挥村组护林防火宣传摩托车队的作用,录制疫情防控知识和要求让摩托车队分别到各村组流动播放宣传。加大劝阻、取消宴席等聚餐聚会等活动宣传力度,仅振太镇就取消了22起春节期间结婚宴席,有效防止了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危害。

节日期间流行一句话:“你来我着急,我去你心慌。”这其实也是好多人的心理,对互不窜门,在家隔离,防范疫情扩散是有好处的。我们从走出家门开始,就一直戴着口罩,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除了吃饭时摘下口罩,一直都坚持戴着口罩,我们也成为节日戴口罩身影里的一员。

在宁洱县磨黑镇臭水临时交通管制检测点,本来我们直接上高速是不用接受检查的,但我们停下来准备了解一下检测点的情况。刚停下车,就有警察过来问情况。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宁洱县实行县级领导带班制度,每个方面、每个点都有县领导具体负责,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还在镇沅时,我就接到普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梦薇的电话,告诉我市文联准备组织作家采写疫情防控工作文艺作品,希望我能够参加。尽管我没有能够参加市文联第二天组织的采访活动,但我很快就在微信里看到那些戴着口罩的作家朋友的身影,他们采访医生护士、交警的图片和文章在微信群、朋友圈里传播。

鼠年春节,戴口罩不是流行色,戴口罩也不是风景。但戴上口罩,不但在保护自己,也在保护别人。我们防的是会传染,会致命的传染病,彼此的目的是一样的,心情也是相同的。

车在小黑江林区的公路上穿行,虽然还不到山花烂漫的季节,但车窗外满眼翠绿,已透出浓浓春意,思茅松依然挺拔,小黑江依然流淌。我想,等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后,我们都脱下口罩,让我们的笑容更加灿烂,更加幸福。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