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记忆深处

来源:景东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2/07 22:28:57     作者:罗晓清

我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阿爷因病过世。

那是一个至今回想起来依旧令我肝肠寸断的日子。那段时间,我比往日更加想念他,内心里时常想着是不是要从学校回家看他一下。那天中午放学后,我跑回宿舍打电话回去,是我妈接的电话,我说想跟我阿爷说话。大约过了两分多钟,他才接起电话,他虚弱却依旧温和的声音让我一下子流下了眼泪。他的病痛他只字不提,只是一个劲儿交代我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太省吃俭用,要注意身体。听到我哭,他说不用担心他,他慢慢会好起来的。那是他跟我说的最后的话语。

后来我才知道,他在接到我电话的几个小时以后过世。可是家里人,没有一个人告诉我过世了,没有一个人通知我回家见他最后一面。他不在这个世界了,可是我还不知道。那两日,日日心里堵得慌,日日忍不住难过。第三日打电话回家,坚持找他,我爸才说,“说不了了。”那一刻,天旋地转,心痛欲裂。原来,我的不安我的悄然而至的悲伤是有原因的,那是源自亲人间的牵绊。

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是怎么熬过来的,我后来也想不起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我当时是怎么去求了人想方设法连夜回家的。然而,留给我的,只是新土垒成的冰冷的一座坟墓。

很长一段时间,我走不出失去阿爷的悲伤和痛苦。我常常一个人,走着走着便泪流满面,想着想着便心痛难忍。只剩一年我就大学毕业了,只差一年我就可以工作挣钱了,就可以带他去大理,去其他地方走走看看。他带大的孙女很快就可以照顾他了。可是他生病了,他等不到那一天。他生病的时候我不在他身边,我没有尽过一天孝,他过世,我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我那时候心里是有恨的,恨自己对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怨恨、悲伤、痛苦、自责……多重情绪混杂在一起,胸口痛到总是觉得呼吸艰难。

太多的情绪,太沉的哀思,让我一度对生命充满了绝望。

“你阿爷是一个好人啊,可惜他命不好啊,才七十二岁就走了”“你阿爷这一生处处为别人着想,做了一辈子好人,最后你爸爸和你兄弟悉心照料,也没有遗憾了”“……”,别人见了我,就总说起他,可是我从来不敢接他们的话,我怕我忍不住失声痛哭,我怕我藏不住心中一直无法释怀的悲痛。人们接受一个人的逝去,如同接受太阳东升西落那样自然。可是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接受。

跟他亲如兄弟的阿治爷说,“你还是要好好的,你的任务是好好找一份工作,健健康康地过好你的日子,那样你阿爷才会放心。”“你阿爷走后,我开始觉得活着也孤单了,人老了,聊天的伴都没有了。”每每想及阿治爷当时的话语,总是忍不住鼻子发酸,泪水盈眶。阿爷走后,想念他的,不止我。

他走后一年多,我回他的老家民福,看望二爷、三爷,他们劝我,说想还是要想开一些,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我总是怨恨总是伤心难过的话,他在天之灵都不安心。可是转瞬间,他们便老泪纵横。我们,谁不悲痛?他们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大哥,我失去了我唯一的阿爷。

往事历历在目。

阿爷是一名木匠,一名手艺好、为人善良热情仗义的木匠,深受十里八村老百姓的信任,哪家起房盖屋需要做木活的都会请阿爷。从我记事起,他都长年累月在外做木工活,而我自幼被他带在身边。我上学前,他去到哪里便把我背去哪里,去到别人家做木工活,主人家难得拿出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肉、菜招待,他一定先把我喂饱了他再吃。有时候他出去做活,留我在家了,晚上回来的时候他总会带一些水果糖给我。

他去赶街,早上从家里出发,走几个小时的路程到街上,买一些必用品,再走几个小时的路程往回赶,往往到家的时候天快黑了。可是到家的时候,不管多累,顾不上坐下休息吃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糖给我和弟弟,有时候是夹心饼干,有时候是马屎糖,有时候是米花糖。那个年代,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糖吃是最幸福的事情。而我,因着阿爷的疼爱,因着他会一门手艺,整个童年都是甜的。

上小学了,他用他做木工活取得的工钱买漂亮的文具盒给我,买小花伞,买雨水鞋。这些东西现在看来稀松平常,可是那时候大家的日子都紧张着过,他买给我的,已经是尽可能地好了。高年级的时候离家远了,他不远行做木工的时候都送我去学校,怕我被狗追,怕我遇到蛇。下雨的时候,他就送饭到学校给我,往往我还没放学,他就披着蓑衣带着凉帽,怀里捂着温热的香油炒饭或是红糖包子到教室门口等我了。同学们很是羡慕我有一个关心我疼爱我的阿爷。亲戚们也总是语重心长的说,“冬梅啊,你以后长大成人了,一定要孝顺你阿爷,你阿爷这一辈子不容易……”

他一直有个心愿,说等我大学毕业了,工作了,就带他到大理玩一转。我和他,我们都在等我大学毕业、工作的那一天。我后来几次去大理,看到老人们游玩的身影,心里总是忍不住酸涩难受,压抑至极,如果他还活着那该多好啊,我也可以带着他像那些老人一样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喝他喜欢喝的酒,看他没有看过的风景。可惜,我不那么幸运。

后来,我工作了,有家庭了,有了新的牵绊,深刻的记忆随着经历的增多不断地丰富起来,一颗心慢慢地被不同的人和事占据,但是阿爷,始终留存在我心底最深处。年纪渐长,我不再歇斯底里释放自己的情绪,也不再钻牛角尖固执己见。我无法改变阿爷逝去的事实,也无法抹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只是经历地多了,心能渐渐归于平静,接受世事无常。 

宿命在前,遗憾没能尽“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孝。如果不能尽孝,我爱惜这生命好好活下去,又何尝不是对他爱的延续? 而他如果在天有灵,也是必定高兴看到我想开了。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